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印日安全合作及对亚太地区安全态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7 18:07
【摘要】:本文重点解析了印日强化安全合作的多重驱动力,并探讨了印日安全合作对亚太地区安全态势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未来,尽管印日安全同盟很难形成,但印日安全关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合作会进一步增强。中国应理性看待亚太地区安全动态的波动性,现实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可采用外交、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等多种手段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塑造和应对能力。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driving forces of strengthening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a and Japan, and probes into the impact of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a and Japan o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In the future, although the security alliance between India and Japan is difficult to form,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development of security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and Japan, and relevant cooperation w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China should take a rational view of the volatility of the security dynamic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ndle the relations with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realistically, and strengthen its ability to shape and respond in the region by diplomatic, political, military and cultural mean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研究资助,项目号skq201312
【分类号】:D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卫灵;;中国崛起下的印日活跃外交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胡志勇;;21世纪初期日印关系及影响探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3年02期

3 张力;;印日关系:渐行渐近的战略伙伴[J];当代世界;2013年09期

4 楚树龙;亚太地区安全观、安全结构和安全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苗吉;;日印接近:走向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J];当代世界;2014年12期

2 陈寒溪;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敏;中国崛起视角下的权力变迁与东亚安全架构[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凯军;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丽群;“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3 庞东梅;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及其缓和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缪莉;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收益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宏坤;冷战后日印关系强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震宇;冷战后中国睦邻外交的成就与挑战及其对策[D];暨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时宏远;;印日关系持续升温及其动因[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8期

2 卫灵;;大国战略下的日印关系[J];当代世界;2007年05期

3 马加力;日本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J];南亚研究;1994年01期

4 宋志辉;;试析印日关系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1期

5 李小琳;;试论印日经贸发展[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1期

6 王施异;;后冷战时期印度-日本关系的战略层面考察[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2期

7 李益波;;印度与亚太安全:历史、现实和中国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青;参与多边安全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0期

2 石婧;中国与中亚的安全合作[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6期

3 喻常森;“第二轨道”外交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3年05期

4 吴金平;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与美国因素[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5 许涛;;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安全合作进程与前景分析[J];国际观察;2006年02期

6 蒋建华;王双;司南;;安全合作与区域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两大目标的展望及对中国西部安全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冯艳玲;;中俄战略安全合作的机遇和挑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雷勇;;东亚地区安全合作:层次、结构与机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有为;;东南亚安全合作构想[J];东南亚纵横;2010年05期

10 张威威;;论中日韩安全合作[J];和平与发展;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与中美印非均势外交平衡的重构[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2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7年

3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方颖;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井小磊;互信建设:推进外空安全合作的关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徐曼;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4 息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Lepessova Aliya;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姚建安;冷战后中俄两国安全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璐璐;中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制约及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志刚;安全合作的理想模式[D];暨南大学;2002年

9 詹鹏;中美安全合作进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小硕;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8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48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