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价值保护支付意愿及其评估研究——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
本文选题:森林文化价值 + 支付意愿 ; 参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9期
【摘要】:文化价值作为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相关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文中以甘肃迭部县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森林文化价值保护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迭部县森林文化的价值。研究表明:迭部县森林文化价值保护支付意愿较低,愿意支付的人数约占调查人数的35.29%。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个人年收入水平、对森林文化价值保护的了解程度等。其中,了解程度对愿意支付的影响程度最低,个人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另外,个人年收入低也是不愿意支付文化保护费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迭部县森林文化价值的人均支付意愿(MWTP)区间为[18.96元/a,53.71元/a],研究根据2014年迭部县人口数和游客人数,评估得出迭部县森林文化价值约为[827.41万元,2343.90万元]。研究还根据有关结论进行了讨论。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 value, cultural valu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conditional value evaluation (CV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forest cultural value protection and estimates the value of forest culture in Dibu County, Gansu Provi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forest cultural value protection in Dibu County is low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illing to pay accounts for 35.29% of the survey population.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are the educational leve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ersonal annual income and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cultural value protection. Among them,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has the lowest influence on willing to pay, and the level of personal income is the biggest. In addition, low annual income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reluctance to pay for cultural protection. The per capita willingness to pay (MWTP) of forest cultural value in Dibu County is [18.96 yuan / a, 53.71 yuan / a]. According to the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n Dibu County in 2014,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orest cultural value of Dibu County is about [8.2741 million yuan, 23.439 million yuan]. The study is also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2015-R1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YSKY-06)资助
【分类号】:G127;S7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明;;森林与法:森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林业;2006年21期
2 ;广州森林文化博览[J];中国城市林业;2007年06期
3 ;关于召开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通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关于召开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通知[J];中国林业教育;2009年03期
5 ;关于召开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通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浙江森林文化建设保障体系[J];浙江林业;2012年01期
7 林海云;;广州森林文化发展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价值的唤醒[J];福建林业;2013年05期
9 高凤超;呼伦贝尔森林文化的古今[J];内蒙古林业;1999年08期
10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与森林文化产业[J];福建林业;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志文;;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吴志文;;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郑小贤;;森林文化与森林经营[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君华;关于森林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N];伊春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赵侠 记者 王永锋;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将在陕开建[N];陕西日报;2013年
3 记者 寇亚琴;北京出新招促森林文化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4年
4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郑小贤邋教授;森林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适合载体[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穆艳芬;珲春林业局满载殊荣[N];图们江报;2011年
6 记者 赵侠;用生态美确保实现“三强一富一美”[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薛恩东 赵侠;一富一美 打造大美陕西[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8 迟诚;筑绿中国:一位哲商的生态人生[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9 通讯员 王美玲 漆放军;桃江六大工程合力创森[N];益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霖;北京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杜玉欢;纳板河保护区森林健康与传统森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慧;北京市森林文化服务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刘俊宇;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及其旅游价值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2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11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