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9 10:48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文化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新的要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必修课”,是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建设。通过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有助于净化欠发达地区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幸福感;有助于欠发达地区的长治久安。 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本文立足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采用文献综述法,定量数字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在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产生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就是要解决眼前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而提出了针对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深化欠发达地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重视欠发达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has not stopped. With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putting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 of "firm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further promote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and it is also a huge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benefit the people. Through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improve the backward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firmly follow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improve the backward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It helps to purify the social atmosphere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helps to improve the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contributes to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s a highly generalized concep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balance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mmary, quantitative digital analysis and summary in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which is to solve the immediate problems.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obtained, and then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are put forward. 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life of the peopl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智;;我国欠发达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路径选择[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谢志忠;祁芳斌;杨建州;;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3 王勤花;熊永兰;张志强;;欠发达地区发展国际战略计划与主要研究方向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4 于桂艳;牟荣康;;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长白学刊;2012年03期

5 陈立旭;;欠发达地区发展必须突破文化瓶颈[J];今日浙江;2012年15期

6 王珂;;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年02期

7 闻海燕;辽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马海霞;部分跃升式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杨宗杰,赵敬敏;文化力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3年05期

10 王春美;创新意识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素华;;创新政府管理,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课题组;刘佩勇;郭居珍;李秀昆;张雪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3 李泽民;;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冯家臻;常平阳;吴刚;;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探讨——以陕西为例[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马国民;;欠发达地区需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韦广雄;;村域社会基础秩序建构与欠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晓驰;;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强化“三个意识”[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其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9 邓大可;;略论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底蕴和积淀[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会杰;;求真务实,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信息化[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让更多财政资金注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N];东方早报;2005年

2 陈超然;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N];农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施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推动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N];浙江日报;2003年

4 记者 周咏南;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N];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田新元;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t;推3美元软件 盖茨欲“播种”欠发达地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宋波;欠发达地区更应增强创新理念[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郑昭 周琳;出台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工程办法[N];福建日报;2007年

9 刘爱;欠发达地区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贵州日报;2006年

10 张良斌 崔向科;浙江省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奎;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2 马江;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魏勇;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晏磊;欠发达地区支农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贾丽萍;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8年

9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赖应辉;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云;山东省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韵;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胡晓;欠发达地区环境公平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莹;支持环首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覃剑;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担生态屏障的矛盾及其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许鲜苗;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丽娅;欠发达地区政府准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8 凡艳芳;高新技术长入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周盈;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隐性流失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晓岗;中部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3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443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