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4:0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存在一定的契合性,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20,(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
1. 对世界的本源认识方面。
2. 对实践的认知方面。
3. 对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认识上。
4. 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上。
二、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底蕴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动力
1. 中国社会生产发展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价值认同。
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1. 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对传统文化的扬与弃。
2.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张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J]. 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01)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念、特质、架构与发展[J]. 陈培永.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2)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和路径探索[J]. 杨芳,邝奕轩.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1)
本文编号:3331323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20,(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
1. 对世界的本源认识方面。
2. 对实践的认知方面。
3. 对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认识上。
4. 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上。
二、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底蕴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动力
1. 中国社会生产发展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价值认同。
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1. 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对传统文化的扬与弃。
2.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张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J]. 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01)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念、特质、架构与发展[J]. 陈培永.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2)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和路径探索[J]. 杨芳,邝奕轩.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1)
本文编号:333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3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