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群际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23 13:16

  本文关键词:群际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群际威胁 认知转换 执行功能 群体认同水平


【摘要】:认知转换能力是执行功能中重要成分之一,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从一种任务定势下转换到另一种任务定势,表明个体注意转换的速率。已有研究表明群际威胁会影响个体执行功能,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刻板印象威胁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发现群际威胁情境下,高群体认同水平成员,倾向于维护内群体,抵抗外来威胁;而低群体认同水平成员,倾向于脱离群体,维护自我完整性。本文旨在探讨群际威胁是否会影响个体认知转换能力,以及群体认同水平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共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讨该问题。实验一以“90后”群体作为威胁群体,操作象征威胁,探讨象征威胁对认知转换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群体认同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1a使用经典认知转换任务范式,包括一个简单任务和一个混合任务,所有trials随机呈现。混合任务和简单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即为转换代价。结果发现:(1)象征威胁组被试转换代价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2)象征威胁情境下,群体认同水平越高的被试转换代价越大。实验1b采用社会因素相关刺激(中性面孔)作为认知转换任务的实验材料,采用任务线索范式,以中性面孔图片作为认知转换任务材料。正式实验包括4个block,每个block包含30个trials,所有trials顺序呈现。其中,两个block采用ABBAABBA的顺序,另外两个block采用BAABBAAB的顺序。被试间的顺序也进行平衡,一半被试先进行ABBAABBA,另一半被试先进行BAABBAAB。转换trials和重复trials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即为转换代价。结果发现:(1)象征威胁组被试转换代价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2)象征威胁情境下,群体认同水平越高的被试转换代价越大。实验1a与实验1b结果都证明了象征威胁情境下,被试不只是纯认知任务受到影响,而是其他需要认知资源参与的任务均会受到影响,且群体认同水平会对是二者关系有调节作用。为了重复验证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以“非985”大学学生作为威胁群体,操作现实威胁,验证现实威胁对认知转换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群体认同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2a采用交替转换范式,被试完成8个练习trials和32个正式trials。所有trials顺序呈现(ABBAABBA)。转换trials和重复trials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即为转换代价。结果发现:(1)现实威胁组被试转换代价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2)现实威胁情境下,群体认同水平越高的被试转换代价越大。实验2b采用社会因素相关刺激(情绪词语)作为认知转换任务的实验材料,实验2b采用采用任务线索范式,以情绪词语作为认知转换任务材料。正式实验包括4个block,每个block30个trials,所有trials顺序呈现。与实验1b一样,平衡block顺序及被试间顺序。转换trials和重复trials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即为转换代价。结果发现:(1)现实威胁组被试转换代价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2)现实威胁情境下,被试转换代价并不受群体认同水平的影响。实验1a与实验1b结果都证明了现实威胁情境下,被试不只是纯认知任务受到影响,而是其他需要认知资源参与的任务均会受到影响,且纯认知任务中,群体认同水平会对是二者关系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证明了:群际威胁的确会影响认知转换任务,同时,群体认同水平会对这一效应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群际威胁 认知转换 执行功能 群体认同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文献综述10-21
  • 1.1 认知转换与执行功能10-12
  • 1.1.1 认知转换的定义10
  • 1.1.2 转换代价的理论10-12
  • 1.1.3 认知转换的研究范式12
  • 1.2 群际威胁12-18
  • 1.2.1 群际威胁理论13-14
  • 1.2.2 群际威胁的影响因素14-16
  • 1.2.3 群际威胁的后果16-18
  • 1.3 群际威胁与认知转换18-19
  • 1.4 群体认同19-21
  • 2 问题提出21-22
  • 3 预实验威胁材料及控制组材料的编制22-24
  • 3.1 实验目的22
  • 3.2 实验方法22
  • 3.2.1 被试22
  • 3.2.2 实验材料22
  • 3.2.3 实验程序22
  • 3.3 实验结果22-24
  • 4 实验一象征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24-32
  • 4.1 实验 1a象征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24-28
  • 4.1.1 实验目的24
  • 4.1.2 实验方法24-25
  • 4.1.3 实验结果25-26
  • 4.1.4 讨论26-28
  • 4.2 实验 1b象征威胁对社会转换任务表现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28-32
  • 4.2.1 实验目的28
  • 4.2.2 实验方法28-29
  • 4.2.3 实验结果29-30
  • 4.2.4 讨论30-32
  • 5 实验二:现实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32-40
  • 5.1 实验 2a现实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32-36
  • 5.1.1 实验目的32
  • 5.1.2 实验方法32-33
  • 5.1.3 实验结果33-34
  • 5.1.4 讨论34-36
  • 5.2 实验 2b现实威胁对社会转换任务表现的影响及群体认同的作用36-40
  • 5.2.1 实验目的36
  • 5.2.2 实验方法36-37
  • 5.2.3 实验结果37-38
  • 5.2.4 讨论38-40
  • 6 总讨论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53
  • 附录 实验材料53-58
  • 附录1 象征威胁、现实威胁与控制组材料53-55
  • 附录2 操作检查材料55-56
  • 附录3 群体认同问卷及人口学变量材料56-57
  • 附录4 转换任务材料57-58
  • 致谢58-59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连荣;杨治良;;社会偏见与群际威胁在群际冲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2 张建玲;赵玉芳;;群际威胁与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支持决策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张ZM;冯江平;王二平;;群际威胁的分类及其对群体偏见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4 薛婷;陈浩;乐国安;姚琦;;社会认同与内、外群体态度的关系:群际威胁和群体情绪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勇;赵玉芳;;群际威胁下对威胁词的认知神经加工[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超;赵玉芳;;追求成功还是避免失败:群际威胁下的调节定向[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杨庆;赵玉芳;;观点采择降低群际威胁:自我一他人融合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杨庆;;观点采择对群际威胁感和负性认知反应的调节[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赵玉芳;黄雨晴;;群际威胁背景中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注意偏好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娜;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自我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玉洁;群际威胁对“目光追随现象”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权珊珊;群际威胁对认知转换的影响: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6年

4 易星星;群体地位预测群际威胁感:自尊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6年

5 李龙威;群际威胁对个体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朱勇;“草木皆兵”:群际威胁对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黄群英;想象接触降低群际威胁感:感知相似性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4年

8 李婷燕;群际威胁对外群体帮助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9 黄雨晴;群际威胁背景中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注意偏好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董韵迪;群际威胁对内隐城乡刻板印象的影响: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83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83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