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恋 消费行为 个人怀旧 集体怀旧 动力性—社会性模型
【摘要】:从自我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行为是近年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营销学者的关注,具有不同自我特质倾向的个体在消费过程中会表现出差异性的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特点,特别是表现出对与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的怀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不同态度倾向。将作为重要自我特质的自恋(人格)作为考察怀旧消费行为的切入点,有助于厘清自恋与不同类型怀旧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拓展自我与怀旧消费行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为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初步的经验资料。本研究通过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不同人口统计学下的自恋和怀旧消费倾向特点,并系统考察了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自恋水平个体的怀旧消费行为倾向和怀旧类型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口统计学下的自恋和怀旧消费倾向存在差异性。就自恋而言,男生的自恋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自恋水平;就怀旧消费倾向而言,不同的居住地(14岁之前)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无论是个人怀旧还是集体怀旧,从小成长于农村的被试表现出比城市被试更强的怀旧倾向,而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在集体怀旧方面显著地高于独生子女;(2)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成正比关系,不同类型的自恋者表现出了不同的怀旧消费行为,与低自恋者相比,高自恋者能够产生更多的个人怀旧消费行为(购买意愿除外),而高低自恋者在集体怀旧消费行为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拓展自我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市场营销的实践层面也具有积极的启示:一方面,在目标市场战略的制定中可以将自恋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区分不同类型的怀旧消费者,从而更好地提升“怀旧营销”的精准性和效果,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自恋特点的目标群体(如性别),可以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沟通策略,进而提升营销效果。
【关键词】:自恋 消费行为 个人怀旧 集体怀旧 动力性—社会性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引言10-1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4
- 2.1 自恋研究概述12-15
- 2.1.1 自恋的概念结构12
- 2.1.2 自恋的测定12-14
- 2.1.3 自恋与消费行为14-15
- 2.2 怀旧消费行为概述15-22
- 2.2.1 怀旧的概念及测定15-20
- 2.2.2 怀旧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0-22
- 2.3 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研究概述22-24
- 3 问题提出24-25
- 4 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的系列研究25-35
- 4.1 研究一自恋与怀旧消费倾向的关系研究25-30
- 4.1.1 研究目的25
- 4.1.2 研究方法25-26
- 4.1.3 结果26-29
- 4.1.4 小结29-30
- 4.2 研究二自恋与怀旧消费类型的关系研究30-35
- 4.2.1 研究目的30
- 4.2.2 研究方法30-32
- 4.2.3 结果32-34
- 4.2.4 小结34-35
- 5 分析与讨论35-39
- 5.1 不同人口统计学被试的自恋和怀旧特点及其比较35-36
- 5.2 自恋水平与怀旧消费行为的关系36-37
- 5.3 营销建议37-39
- 6 结论与展望39-40
- 6.1 主要研究结论39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7
- 附录47-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中;自恋是否健康?[J];校园心理;2005年11期
2 ;认识自恋[J];校园心理;2006年04期
3 ;你有自恋的倾向吗?[J];校园心理;2006年09期
4 李东阳;高雪梅;;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5 雪见;;自恋者生来如此[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12期
6 施琪嘉;;做个自恋狂[J];晚报文萃;2007年03期
7 斯考特·派克;邵楠;;自恋与意志[J];成功;2007年09期
8 ;你是自恋狂吗?[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7年08期
9 于权;;健康的自恋使人充满信心[J];青年科学;2008年01期
10 曾奇峰;;别被“自恋”所伤[J];心理与健康;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宇;蔡华俭;;认识自恋的多维度:行为遗传学视角[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杨倩;李建伟;张康德;;自恋的心理结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云洁;周晖;林玛;丁如一;;自恋家长的教养特点: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国琴;谷渊博;;决策人角色及相关变量对自恋者风险偏好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李红云;;自恋的精神之旅[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玛;周晖;赵云洁;丁如一;;自恋者的攻击行为:冲动,还是自我调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付景素;;自恋的心理学解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人格心理专题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温芳芳;佐斌;胡曼;;社交网络化身选择与自恋倾向、身体意象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范晓兰;张进辅;;膨胀的自我:一项横断历史的元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奇峰;自恋 是精彩还是无奈[N];健康报;2003年
2 周云;别让自恋伤自己[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记者 齐亚凤;你自恋了么?[N];北京科技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丘文敏 孙严 伟拓;别让自恋的“水仙花”把你吞没[N];广东科技报;2004年
5 胡宗祥;唯美谨防“自恋”[N];中国摄影报;2007年
6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光芒;当代文学,一种叫做“自恋”的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施琪嘉;因爱生恨源自病态自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8 蒋力;不仅仅是自恋[N];音乐周报;2014年
9 浩龙;自恋狂人[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心理医生 施琪嘉;由爱生恨是一种病态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凌;自恋时代: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丽;自恋性心理与艺术创作[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2 刘凯歌;社会认知基本维度、人际熟悉度对自恋者吸引力的调节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陈楠;社会比较下自恋对主观幸福感、学业预测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青;正负框架、任务情境对自恋者风险偏好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雪;大学生自恋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关系:自尊与共情所起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陆瑶;大学生自恋与道德决策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静;自恋与怀旧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范馨月;大学生自我差异、自恋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璐;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3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