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父、母学历与教养行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9 20:21

  本文关键词:父、母学历与教养行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受教育水平 教养行为 学前儿童 学业技能 问题行为


【摘要】:父母受教育水平和教养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两个重要环境变量。由于长期以来父、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不同,其受教育水平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也有所不同。通过对190名学前儿童实施早期学业能力测验,父、母亲分别完成教养行为问卷,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评定,考察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教养行为对学前儿童学业能力、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结果发现:(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父亲的鼓励谦虚行为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学业能力;(2)母亲的鼓励谦虚和羞辱/撤回关爱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而父亲的羞辱/撤回关爱则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早期家庭风险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项目编号:14YJA190006) 北京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项目“北京市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状况”(项目编号:2014SKL02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长期以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家庭的核心人物,父母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是众多研究所关注的焦点。研究者基于以往大量研究总结出:父母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智力和学业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及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of Child Health a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惠云,乔晓熔;初入学儿童基本情况及其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关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7期

3 刘志军,王海梅,孙玲,阴军莉,贾秀珍;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4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红霞;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韦耀阳;;师范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5 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6 杜景文;;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养的关系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刘雅丽;何资桥;李佳峰;;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8 冯晓杭;于冬;;城市贫困儿童: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冯海英;;中学生学习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刘志军;陈会昌;;初中生主要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学业成绩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丽平;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曲;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数学水平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卫利;家庭教养与一年级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邢燕燕;父母教养对初中生嫉妒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索长清;城市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现状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佳羽;工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9 郝均倩;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其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岳琪;辅读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张岩,刘文;气质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评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翁小萍,冯玲英,刘湘云;婴儿气质[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年04期

4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5 邬佩霞,陶沙,曾琦,王耘,董奇;2~6岁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6 李凌艳,庞丽娟,易进,夏勇;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7 陈会昌,张越波;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J];心理学报;1998年04期

8 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9 张涌静,张金梅,李玲军;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气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万国斌,龚颖萍,李雪荣;气质和家庭刺激质量对6~8个月婴儿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琳;;试析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建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2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3 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4 赵华;;学前儿童的发展性评价探索[J];教育评论;2010年05期

5 吴育红;;我国学前儿童交往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4期

6 玉海素;;关于流动学前儿童家园合作现状的思考——透过教师关于流动学前儿童的访谈[J];成功(教育);2013年08期

7 关j9文 ,王宪,

本文编号:116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6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