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8 14:04

  本文关键词: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社会范畴的刻板印象 抽象表征 样例表征 熟悉性 兼容性


【摘要】:通过对启动任务范式的改进,运用3个实验全面考察了复合社会范畴本身的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中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策略运用的影响。实验1分别以熟悉的、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熟悉的复合范畴采用抽象表征,而对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实验2以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于熟悉但构成范畴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也采用样例表征;实验3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在描述和定义两种启动任务中设置子范畴间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选择与实验2相同的复合范畴"男中学教师"为目标群体,更加严密地证实和整合了实验1与实验2的研究结论。3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关键取决于兼容性,一旦复合社会范畴的构成范畴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那么对于这一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当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之间兼容时,熟悉性成为刻板印象运用抽象表征还是样例表征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对熟悉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多重社会范畴的加工机制”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特点及神经机制”(145RJZA040)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刻板印象的已有研究更多关注人们如何对简单社会范畴(如,黑人、女性等)进行表征(Sherman,1996;Sherman,Klein,Laskey,Wyer,1998),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停留在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的争论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仅仅归属于某种单一的社会范畴,而是根据性别、职业、宗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国礼;王沛;;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范畴还是样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3期

2 王沛;杨亚平;赵仑;;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行为和ERPs证据[J];心理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高承海;党宝宝;;种族心理的认知神经机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6期

2 孙健敏;焦海涛;赵简;;2007~2009年心理学核心期刊载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3 葛栋林;刘会平;;刻板印象视角下的健身钢管舞运动价值的再认识[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4 高峰强;刘圆圆;卞玉龙;韩磊;;情绪对不同羞怯水平个体性别刻板印象的激活[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5 贾磊;罗俊龙;肖宵;张庆林;;刻板印象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6 张晓斌;佐斌;;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J];心理学报;2012年09期

7 刘峰;佐斌;;源监测框架下阶层刻板印象驱动的错误记忆[J];心理学报;2013年11期

8 贾磊;张庆林;李肖;孙晓;肖宵;;语义性别刻板印象对注意返回抑制的影响——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J];心理学探新;2014年05期

9 李宇;王沛;孙连荣;;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10 乐为;宋浩林;戴s跑,

本文编号:1234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34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