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水平理论完善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ation level theo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erfecting interpretation level theory. First, whether the change of interpretation level is completely based on the change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seco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terpretation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ird, the definition of variable attributes of interpretation level; four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indirect manipulation and direct manipulation of interpretation level. These problems involve the concept and mechanism of interpretation level theory,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by researchers.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100197)的资助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心理距离[J];教书育人;2005年31期
2 陈于清;心理距离[J];心理世界;1995年03期
3 邓秋香;心理距离与成功[J];心理世界;1998年04期
4 华生旭;吕厚超;;心理距离与建构水平的双向作用关系[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5 赵树利;高中生主动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的实验研究[J];心理世界;2005年08期
6 高颢源;;人际心理距离的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17期
7 陈立武;;保持同孩子的心理距离[J];婚育与健康;1996年01期
8 仲洁;“老外”与心理距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张结海,仰颐;“心理距离”在后悔加工中作用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10 易明;;心理距离与孤独[J];医药保健杂志;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祝帼豪;张积家;陈俊;;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三美;何先友;;情绪性质对心理距离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锋;申之美;;建构水平与心理距离的自动化联接特性:刺激距离信息强度的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伟强;马玉娇;;心理距离与道德同一性的关系研究现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亚林;刘昌;;决策中的数字——概率与事物表征[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牟定县毛阳中学 胡志波;利用心理距离进行教学[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2 新华网;提升创造力,请与问题保持“心理距离”[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祝帼豪 陈俊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情感因素影响人们对心理距离的感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王小溪;四种心理距离[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芬;心理距离决定身体距离[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伊然;怎样面对“负性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莉;心理距离启动对权力隐喻效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江苏丹;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对价值—可行性权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阳;心理距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礼貌程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4 华生旭;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3年
5 王岱莹;冷暖色对个体心理距离远近感知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许巧兰;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探讨心理距离对智慧行为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邹斌;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对价值—可行性权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云英;损益情景下心理距离对小额理财决策中跨期选择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洁宇;人际心理距离的IAT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琪;汉语和英语的不同形式心理距离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0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0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