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中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1:42
抑郁是一种年龄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治愈难度大,复发几率强的人类负担性精神疾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方式变得日益复杂,全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大幅增加,普通人患抑郁的风险也随之增大。近年来,抑郁的低龄化趋向明显。中学生处于由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成长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和背负的压力都十分艰巨,致使中学生成为了抑郁的高发性群体。值得反思的是,大量抑郁青少年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对中学生抑郁特点、影响因素、发生机制的研究,将为中学生抑郁防治及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今,认知因素对抑郁的影响备受重视。经典的抑郁图式理论指出:抑郁者存在对世界、对未来和对自我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这是抑郁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负性自我认知与个体的联系最紧密,影响也最深刻。中学时期是自我快速发展,自我概念和自我图式建构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其自我概念建构的信息来源及其储存方式的研究对了解中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将大有帮助,尤其是对于抑郁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自我评价和反思自我评价作为自我概念建构的重要信息来源,是研究自我概念形成过程的...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开展思路
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分析piData3.1 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SPSS20.0 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素方差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RCESS 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结果生抑郁的发生率 所示,在 1005 名中学生中,非抑郁(CES-D 为 0-16)中学生人数为轻度抑郁(CES-D 为 16-23)中学生人数为 301 人,占总人数的 30%;以上)中学生人数为 246 人;占总人数的 24%。
图 4 不同抑郁程度男女生人数比较郁的年龄特点在 12 至 19 岁之间,中学生抑郁的分布情况存在较大的年龄上的分布走势基本一致。具体为,在 12-14 岁之间,并在 14 岁前后形成第一个高峰;从 14-16 岁之间不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Rasch模型分析Rosenberg自尊量表[J]. 高爽,张向葵. 心理学探新. 2018(05)
[2]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J]. 雷希,王敬群,张苑,叶宝娟,刘翠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4)
[3]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丁倩,唐云,魏华,张永欣,周宗奎. 心理学报. 2018(09)
[4]前额叶在抑郁症负性自我加工偏向中的作用[J]. 冯正直,王立菲,光裕. 重庆医学. 2018(12)
[5]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研究[J]. 李鹏,刘霞,孙炳海,张文海,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2)
[6]大学生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 张琪,吴任钢,郝树伟,徐震雷,官锐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
[7]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间的中介作用[J]. 谢其利.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3)
[8]青少年抑郁及其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J]. 赵参参,张萍,张文海,李红. 心理科学. 2017(02)
[9]常用抑郁量表筛查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效度和划界分[J]. 杨文辉,熊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10]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J]. 丁倩,周宗奎,张永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6)
硕士论文
[1]问题行为青少年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D]. 杨慧.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自尊对反思自我评价记忆效应的影响[D]. 石金红.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9683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开展思路
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分析piData3.1 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SPSS20.0 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素方差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RCESS 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结果生抑郁的发生率 所示,在 1005 名中学生中,非抑郁(CES-D 为 0-16)中学生人数为轻度抑郁(CES-D 为 16-23)中学生人数为 301 人,占总人数的 30%;以上)中学生人数为 246 人;占总人数的 24%。
图 4 不同抑郁程度男女生人数比较郁的年龄特点在 12 至 19 岁之间,中学生抑郁的分布情况存在较大的年龄上的分布走势基本一致。具体为,在 12-14 岁之间,并在 14 岁前后形成第一个高峰;从 14-16 岁之间不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Rasch模型分析Rosenberg自尊量表[J]. 高爽,张向葵. 心理学探新. 2018(05)
[2]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J]. 雷希,王敬群,张苑,叶宝娟,刘翠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4)
[3]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丁倩,唐云,魏华,张永欣,周宗奎. 心理学报. 2018(09)
[4]前额叶在抑郁症负性自我加工偏向中的作用[J]. 冯正直,王立菲,光裕. 重庆医学. 2018(12)
[5]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研究[J]. 李鹏,刘霞,孙炳海,张文海,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2)
[6]大学生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 张琪,吴任钢,郝树伟,徐震雷,官锐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
[7]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间的中介作用[J]. 谢其利.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3)
[8]青少年抑郁及其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J]. 赵参参,张萍,张文海,李红. 心理科学. 2017(02)
[9]常用抑郁量表筛查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效度和划界分[J]. 杨文辉,熊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10]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J]. 丁倩,周宗奎,张永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6)
硕士论文
[1]问题行为青少年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D]. 杨慧.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自尊对反思自我评价记忆效应的影响[D]. 石金红.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5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