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爱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基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6 10:35
目的:基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考察家庭功能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关爱和流动儿童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父母关爱问卷、儿童孤独感量表、总体家庭功能量表以及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分别调查流动儿童的父母关爱、孤独感、家庭功能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家庭功能是父母关爱与流动儿童孤独感之间的中介变量;(2)核心自我评价是父母关爱与流动儿童孤独感之间的中介变量;(3)家庭功能和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关爱与流动儿童孤独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研究揭示了父母关爱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作用机制,为从家庭和个体层面整合干预和预防流动儿童孤独感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父母关爱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赵宝宝,金灿灿,吴玉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2]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孙晓红,韩布新.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2)
[3]家庭功能与中学生校园受欺负的关系:外倾性、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J]. 蒋舒阳,刘儒德,江荣焕,洪伟,金芳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4]亲子身份认同代沟与流动儿童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袁晓娇,方晓义.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7)
[5]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刘秋芬,袁晓娇,胡红彦,张茜,何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6]问卷数据建模前传[J]. 温忠麟,黄彬彬,汤丹丹. 心理科学. 2018(01)
[7]流动性、教育安置方式和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 叶枝,柴晓运,郭海英,翁欢欢,林丹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8]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 范兴华,何苗,陈锋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9]儿童人格特质对孤独感的影响: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J]. 张永欣,孙晓军,丁倩,陈武,牛更枫,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10]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发展特点与现状[J]. 刘翠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12)
硕士论文
[1]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核心自我评价、心理韧性、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高广明.广西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0417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父母关爱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赵宝宝,金灿灿,吴玉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2]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孙晓红,韩布新.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2)
[3]家庭功能与中学生校园受欺负的关系:外倾性、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J]. 蒋舒阳,刘儒德,江荣焕,洪伟,金芳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4]亲子身份认同代沟与流动儿童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袁晓娇,方晓义.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7)
[5]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刘秋芬,袁晓娇,胡红彦,张茜,何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6]问卷数据建模前传[J]. 温忠麟,黄彬彬,汤丹丹. 心理科学. 2018(01)
[7]流动性、教育安置方式和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 叶枝,柴晓运,郭海英,翁欢欢,林丹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8]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 范兴华,何苗,陈锋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9]儿童人格特质对孤独感的影响: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J]. 张永欣,孙晓军,丁倩,陈武,牛更枫,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10]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发展特点与现状[J]. 刘翠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12)
硕士论文
[1]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核心自我评价、心理韧性、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高广明.广西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0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6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