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对不同情绪面孔识别能力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1-01-06 15:13
  目的:探究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和对照组对不同情绪面孔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监狱暴力犯罪人员90人,从中筛选出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59人,另外招募某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和保安3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2组别(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组、对照组)×4情绪类型(高兴、愤怒、悲伤、恐惧)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情绪表情多形任务得到两组被试对高兴、愤怒、悲伤和恐惧面孔的情绪识别任务得分、错误个数和按键转换次数。结果:剔除错误率在30%以上的被试4人,最终有效数据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58人,对照组32人。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对高兴[(18.6±3.4) vs.(16.4±4.0),P<0.01]和愤怒[(16.2±2.4) vs.(14.1±3.2),P<0.01]表情的识别任务得分高于对照组。对于不同情绪的面孔刺激,冲动性暴力犯罪人员的情绪识别任务得分呈现出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的趋势(均P<0.05);对照组也呈现出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的趋势(均P<0.05),但恐惧和悲伤的识别任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冲动性暴力犯罪...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3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3 实验设计
    1.4 实验材料
    1.5 实验程序
    1.6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情绪识别任务得分
    2.2 情绪识别的错误试次个数
    2.3 情绪识别的按键转换次数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J]. 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  心理学报. 2016(08)
[2]面部表情信息的上下不对称性[J]. 崔雪融,王振宏,蒋长好,田博.  心理科学. 2009(05)
[3]冲动-预谋性攻击行为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 乔屹,谢斌,张明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04)



本文编号:2960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60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