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情境:口红辨色的性别差异
发布时间:2021-01-07 03:57
口红可以通过红色性效应和改变面部对比度两条途径提升女性吸引力。市场上的口红颜色集中在有限色系内,导致颜色间非常相似。辨别相近口红颜色是心理效应的重要前提,其中辨色能力的性别差异,更是关键问题。纯色辨别能力的性别差异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而口红颜色辨别几乎没有研究。本研究探索了口红辨色的性别差异,同时考察经验与情境的影响。实验模拟了购买和使用口红两种任务情境。购买情境下,颜色同时呈现,结果表明性别、经验没有影响。使用情境下,颜色继时呈现,结果表明灰色系下有性别效应;粉、裸色系下有经验效应。研究发现口红辨色能力存在经验差异而非性别差异,并受情境(颜色呈现方式)影响,研究结果为口红颜色心理效应研究提供了启示。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颜色辨别能力的性别差异
二、经验和情境对颜色辨别能力的影响
三、口红辨色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2.材料
3.实验流程与设计
(三)研究结果
1.分组
2.购买情境辨色能力比较
3.使用情境辨色能力比较
四、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J].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 心理科学. 2012(03)
[2]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J]. 刘强,陈安涛,王琪,周柳,孙弘进. 心理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2961864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颜色辨别能力的性别差异
二、经验和情境对颜色辨别能力的影响
三、口红辨色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2.材料
3.实验流程与设计
(三)研究结果
1.分组
2.购买情境辨色能力比较
3.使用情境辨色能力比较
四、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J].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 心理科学. 2012(03)
[2]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J]. 刘强,陈安涛,王琪,周柳,孙弘进. 心理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2961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6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