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个体心理边界与梦体验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13:35
  自古以来人类都对梦充满了关注与好奇,而每个个体其梦体验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梦数量和梦生动程度等,这许多方面又统一反应个体的梦体验强度。本论文旨在研究个体心理边界这一人格特征与其梦体验强度的关系。根据学者Earnest Hartmann的梦理论,做梦时个体的心理和大脑更广泛松散地建立连接,而薄心理边界个体其内心各种事物、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边界更薄,更容易相互影响和相互连接,这种心理运作形式与做梦时具有内在一致性,所以据此推断,薄心理边界个体其梦体验应更加强烈显著。本论文通过两个分别用不同方式评定梦体验强度的研究,来验证心理边界与梦体验强度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研究采用参与者自评的方式报告主观梦体验强度,调查工具为梦强度量表,其结果包括总梦强度及其各维度(梦数量、梦生动性、梦弥散性和梦可控性),本研究采用分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和梦态度的基础上,研究心理边界是否能独立预测梦强度及其各维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边界对总梦强度、梦数量、梦生动性、梦弥散性、梦可控性都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各个梦体验维度其包含心理边界的预测模型都显著有效,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和梦态度的基础上,心...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及问题提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梦理论综述
        1.2.1 深层心理学的梦理论
        1.2.2 梦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
        1.2.3 当代综合性梦理论
    1.3 心理边界研究综述
        1.3.1 心理边界的概念明晰
        1.3.2 Hartmann的心理边界概念
        1.3.3 心理边界的测量
        1.3.4 心理边界与梦的相关研究
    1.4 关于梦体验的研究综述
        1.4.1 梦强度及其相关研究
        1.4.2 梦内容的量化分析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1 研究问题的聚焦
        1.5.2 研究构想
第二章 个体心理边界与梦强度的关系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与施测过程
        2.2.2 研究工具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数据可用性检查
        2.3.2 描述性统计结果
        2.3.3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3.4 个体心理边界对梦强度及其各维度的预测
    2.4 讨论
第三章 个体心理边界与梦内容中心图像强度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及数据收集过程
        3.2.2 研究工具
        3.2.3 梦中心图像强度评分方式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数据可用性检查
        3.3.2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差异性检验
        3.3.3 个体心理边界与最近梦中心图像强度的关系
    3.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反思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梦强度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二 最近梦内容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心理界线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于德权,刘志敏,曲海英.  校园心理. 2019(02)
[2]大学生心理边界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J]. 王雅丽,胡秋萍,王江璇,汪海彬.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8)
[3]意识与潜意识的认知机制——以梦的颜色为探析视角[J]. 李侠.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3)
[4]保罗·费德恩及其自我心理学思想[J]. 吴彬彬,郭本禹.  心理研究. 2016(06)
[5]人际自我边界: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人的自我[J]. 周爱保,夏瑞雪,李世峰.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1)
[6]恶梦的影响因素研究[J]. 陈元津,严由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18)
[7]荣格原型梦的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J]. 费涛.  社会心理科学. 2010(07)
[8]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J]. 周菲,白晓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9]《庄子》“梦”的解析[J]. 刘学军.  文教资料. 2008(28)
[10]个体心理边界:企业心理边界研究的基本命题[J]. 周菲,白晓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博士论文
[1]员工心理边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白晓君.辽宁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社会情境认知对个体人际自我边界的影响[D]. 温梦麟.西北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和加拿大大学生梦的内容和特征的差异性研究[D]. 张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中专生梦的强度和典型梦的调查研究[D]. 钱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自我边界:一项基于母亲参照效应的探索[D]. 左全顺.西北师范大学 2012
[5]住院神经症病人梦的内容特点研究[D]. 江琳琳.安徽医科大学 2011
[6]心理界线测量问卷的编制[D]. 沐旋.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5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95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