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箱庭疗法对流浪儿童自我概念干预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4:38
  目的:探讨箱庭疗法对流浪儿童自我概念干预的过程及效果。方法: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自我概念水平较低的流浪儿童实施箱庭治疗。结果:来访者的箱庭主题实现了从受伤主题向治愈主题的转化。经过问题呈现、斗争对抗、转化成长、治愈统合四个阶段,来访者的自我概念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结论:箱庭疗法是一种适用于流浪儿童的心理救助方法。 

【文章来源】:公关世界. 2020,(2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个案信息及评估
2. 箱庭治疗的过程
    2.1 问题呈现阶段(第1—2次)
    2.2 斗争对抗阶段(第3—8次)
    2.3 转化成长阶段(第11—17次)
    2.4 治愈统合阶段(第18—20次)
3. 治疗效果
    3.1 心理测验
    3.2 他人评估
    3.3 咨询师评估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伴侵害儿童的箱庭治疗过程及效果[J]. 王丹,张日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2]从“回家”到“回归”: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转换与整合[J]. 于璐,熊韦锐.  中国青年研究. 2013(02)
[3]强迫症的箱庭治疗原理及其操作[J]. 张雯,张日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4]强迫思维女大学生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J]. 张雯,张日昇,徐洁.  心理科学. 2009(04)
[5]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J]. 刘志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1)
[6]流浪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点研究[J]. 李晓东,陈怡,高秋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7]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 何俊华,陈新景,曹朝阳.  中国特殊教育. 2007(03)



本文编号:3236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36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