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如何影响人们的维权行为
发布时间:2021-06-27 21:15
通过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格特征确实会影响人们的维权行为,但它是通过挫折感这一中介变量而产生作用的。情绪越不稳定的人,越容易体会到挫折感,进而越倾向于采取维权行为。人格特征并未以维权效力感为中介机制而影响维权行为,不过,维权效力感对于维权行为的影响却不受人格特征的影响。维权行为不仅是对维权效力感的反向考量,还可能是对挫折感的回应。因此,加强心理建设、健全社会支持网络、建立通畅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有利于降低挫折感,进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些人更可能认同并走向维权抗争——政治效能感视角的分析[J]. 肖唐镖,易申波.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9)
[2]民众政治秩序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C省居民的抽样调查[J]. 肖明浦,肖唐镖. 行政论坛. 2017(05)
[3]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J]. 胡荣. 社会学研究. 2015(01)
[4]农民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蓉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5]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J]. 黄冬娅. 社会学研究. 2011(02)
[6]人格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J].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从“策略”到“伦理” 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J]. 吴长青. 社会. 2010(02)
[8]“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 何艳玲. 公共管理研究. 2006(00)
[9]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J]. 李培林. 社会. 2005(01)
[10]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 赵鼎新. 社会学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253620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些人更可能认同并走向维权抗争——政治效能感视角的分析[J]. 肖唐镖,易申波.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9)
[2]民众政治秩序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C省居民的抽样调查[J]. 肖明浦,肖唐镖. 行政论坛. 2017(05)
[3]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J]. 胡荣. 社会学研究. 2015(01)
[4]农民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蓉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5]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J]. 黄冬娅. 社会学研究. 2011(02)
[6]人格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J].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从“策略”到“伦理” 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J]. 吴长青. 社会. 2010(02)
[8]“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 何艳玲. 公共管理研究. 2006(00)
[9]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J]. 李培林. 社会. 2005(01)
[10]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 赵鼎新. 社会学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253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5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