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8:05
情绪复原力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它是当个体在面临消极刺激时,身体一种无意识的应对或防御机制。对其定义是:在个体因为消极刺激产生负性情绪体验时,自身会运用积极的情绪体验,或能迅速从消极的情绪体验中恢复过来的一种能力。本研究分别从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含义、结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干预研究。在一方面可以丰富国内情绪复原力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干预提供指导和建议,从而推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学生情绪复原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初步建立了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结构,并通过对初试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学是情绪复原力的维度,编制了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正式问卷。在此基础上还对自编的正式问卷进行了多指标的信、效度检验。另外,还考察了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现状和特点,并探讨了中学生情绪复原力与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中学生情绪复原力是二维度的结构系统,包括积极情绪应对能力和情绪恢复的能力。2)自编的中学生情绪复原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能够作为研究测量中学...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理论结构图
第一次因素分析的碎石图
第二次因素分析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书写表达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赵慧勇,王永. 职业技术教育. 2011(29)
[2]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张敏,卢家楣. 心理科学. 2011(03)
[3]教育复原力量表的修订与应用[J]. 徐浩岚,邹晓丹,张介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4)
[4]职业复原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 侯志瑾,李文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效用[J]. 王永,王振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1)
[6]书写表达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J]. 王永,王振宏.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2)
[7]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 张敏,卢家楣. 心理科学. 2010(01)
[8]试论情绪弹性[J]. 丁乃姝,石文典. 心理学探新. 2009(03)
[9]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 吕爱芹,王明姬,林菡,施俊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10]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J]. 邵淑娟,王敬群,窦温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1)
博士论文
[1]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 张敏.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书写表达改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D]. 邓晓霞.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大学生情绪弹性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 胡书兰.河南大学 2011
[3]高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D]. 师彦洁.河南大学 2011
[4]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D]. 徐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5]重大事件下中学生情绪弹性的特点[D]. 陈永鑫.河南大学 2010
[6]中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 胡海利.安徽医科大学 2010
[7]高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学业投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D]. 孙蔚雯.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骆鹏程.河南大学 2007
[9]基层公务员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袁书杰.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0745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理论结构图
第一次因素分析的碎石图
第二次因素分析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书写表达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赵慧勇,王永. 职业技术教育. 2011(29)
[2]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张敏,卢家楣. 心理科学. 2011(03)
[3]教育复原力量表的修订与应用[J]. 徐浩岚,邹晓丹,张介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4)
[4]职业复原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 侯志瑾,李文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效用[J]. 王永,王振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1)
[6]书写表达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J]. 王永,王振宏.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2)
[7]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 张敏,卢家楣. 心理科学. 2010(01)
[8]试论情绪弹性[J]. 丁乃姝,石文典. 心理学探新. 2009(03)
[9]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 吕爱芹,王明姬,林菡,施俊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10]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J]. 邵淑娟,王敬群,窦温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1)
博士论文
[1]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 张敏.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书写表达改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D]. 邓晓霞.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大学生情绪弹性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 胡书兰.河南大学 2011
[3]高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D]. 师彦洁.河南大学 2011
[4]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D]. 徐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5]重大事件下中学生情绪弹性的特点[D]. 陈永鑫.河南大学 2010
[6]中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 胡海利.安徽医科大学 2010
[7]高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学业投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D]. 孙蔚雯.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骆鹏程.河南大学 2007
[9]基层公务员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袁书杰.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0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8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