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绪感染模型的群体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情绪感染模型的群体仿真研究
【摘要】:为更好地体现群体性事件中闹事群体情绪感染的真实性和仿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分析已有的情绪感染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领头人物"层次化情绪诱导模型。研究了领头人物的诱导机制和对群体成员诱导规则。改进了主体间情绪交互算法,解决了无法体现循环效应中的反馈作用及情绪感染失真的问题,同时引入了从众、情绪衰减、情绪不适应度、游动等算子,并建立了闹事群体的情绪感染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能真实地反映闹事群体的情绪表现,更好地体现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 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情绪感染 情绪交互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GJDD3-248)资助
【分类号】:B842.6;TP391.9
【正文快照】: Hatfield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情绪感染的定义:情绪感染是一种同步于他人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动作和行为的倾向性,其结果是促进交往双方情绪聚合并达到趋同效果。情绪感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循环式反应,即在群体中,某一个成员的情绪感染他人,他人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琪;;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战[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3期
2 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梅蕊;徐慧;吴建敏;张红红;凌昱;许妃;;儿童群体性事件中家长心理状态的分析及干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01期
4 颜珂;胡丹丹;;群体性事件心理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5 李广;朱红;;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发生机制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7期
6 贾留战;刘晓庆;;法律程序公正对群体性事件意愿的影响分析[J];求索;2012年05期
7 肖浩;;群体事件心理特点与对策探析——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8 尹巧蕊;李雅萍;;正视群体心理与化解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J];神州;2011年23期
9 赵洪伟;徐红;;建立和完善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化解机制的对策——我国社区构建心理疏导机构的可行性[J];价值工程;2012年13期
10 邱中慧;;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波;李媛;;ERI模型视角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探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贾留战;马红宇;;程序公正对群体性事件参与意愿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永新 柳州市司法局 张茜 鹿寨县司法局;社会心理学在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2 潘多拉;池州事件再敲社会心理失衡警钟[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琦;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的影响及政府应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晓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心理及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穆妮娜;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大学生参与理性与校方作为的关系模型探究[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6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5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