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老子心理健康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30 23:19

  本文关键词:老子心理健康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 老子 和谐融一 无为 自然 文明


【摘要】:心理健康是一个现代概念,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现代在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方面存在一些分歧。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是文明的产物,老子是对文明反思的第一人。老子对于道、万物,尤其是人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老子哲学是一种人学。它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心理健康的本质。老子心理健康思想的哲学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道生万物的本体论和道常无名的认识论。本文认为老子的本体论思想是精深的一元论,而非一般朴素的一元论。老子的认识论是道常无名,老子主张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悟和行,而非思和为。悟和思、行和为是两对看似一样、实则对立的矛盾。这些对于理解老子的心理健康思想是重要的。老子思想中,内在的包含着心理健康的这样五个标准,这五个标准由极致的内隐到极致的外显,环环相扣、绵绵不绝,庞大无比而又条分缕析,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存在。这五个标准分别是:人与身体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充分而又深刻的认识了这五个标准,那么心理健康的本质,就不言而自明了,心理不健康的本质是一生为二,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和谐融一。要实现心理健康,根本途径是实现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但是这两条又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够完全决定的。我们只能归纳出实现心理健康的五个具体途径:营魄抱一,形聚神生;抟气致柔,明心见性;融于自然,万籁心声;自知知人,清静正气;无为而治,大道存焉。在一切的因素中,是什么造成了心理健康?如果用一个词来作答,那就是无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查阅了老子心理健康思想研究的文献,研读了老子相关研究的专著,以此为一定的参考,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深入探析而写成。本文同时也借鉴了一定的个案分析和观察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老子思想中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和谐融一的观点,实现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无为而动的观点。这两个观点界定了心理健康的深刻本质,是作者第一次提出的。老子心理健康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代和前瞻意义。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文明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赋予。只有摒弃文化以自然为参照物,才能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本质,而这或许是一种新的和谐的文明形态。
【关键词】:心理健康 老子 和谐融一 无为 自然 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绪论7-13
  • (一)选题缘由7-9
  • 1.现代心理健康概念存在的分歧7-8
  • 2.解决道路的探索8-9
  • (二)研究意义9
  • 1.理论意义9
  • 2.实践意义9
  • (三)研究综述9-11
  • 1.国内研究9-11
  • 2.国外研究11
  • (四)研究方法11-12
  • 1.文献分析法11-12
  • 2.文本分析法12
  •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2-13
  • 1.创新点12
  • 2.研究的不足12-13
  • 二、老子心理健康思想的哲学基础13-18
  • (一)本体论 ——“道生万物”13-15
  • (二)认识论 ——“道常无名”15-18
  • 三、老子的心理健康思想的基本观点18-29
  • (一)老子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18-24
  • 1.人与身体的和谐18-19
  • 2.人与自我的和谐19-21
  • 3.人与自然的和谐21-22
  • 4.人与他人的和谐22-23
  • 5.社会的和谐23-24
  • (二)由“一”衍生的和谐融一思想24-29
  • 四、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29-39
  • (一)实现和谐的途径29-34
  • 1.营魄抱一,形聚神生29-30
  • 2.抟气致柔,明心见性30-31
  • 3.融于自然,万籁心声31-32
  • 4.自知知人,清静正气32-33
  • 5.无为而治,大道存焉33-34
  • (二)由“道”衍生的无为而动的思想34-39
  • 五、老子心理健康思想的现代意义39-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丽红;;论心理健康与正确认识自我[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成全,卢红艳;创造良好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Z1期

3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合唱”[J];中小学管理;2000年10期

4 杨忠健;社会活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之六[J];中小学管理;2000年12期

5 王成全;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先使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6 管文荣;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7 贾素萍;中专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8 连社君,刘卫平;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S1期

9 ;心理健康10大标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1期

10 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袁东;;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调整策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雷静;;小学生社会创造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超;朱俊儒;;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5 宿富国;宿雯;;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长寿探析[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东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贾严宁;金丽鑫;杨慧;;上海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8 宋怡;杨映秋;孔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思考[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郭海峰;;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季建华;;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初探[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岭 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樊世钢 杨占苍;目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徐鸣;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毕锦云;心理健康的标准[N];广东科技报;2001年

5 杨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N];科学导报;2005年

6 ;心理健康“七戒”[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寓引创”特色学科渗透法保障学生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7年

8 江昕;你离心理健康有多远?[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王茂;锡市蒙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屈连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N];抚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762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62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