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信息学: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心理学新发展
本文关键词:心理信息学: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心理学新发展
【摘要】:在见证了社会计算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勃兴之后,心理学和信息科学在网络信息时代相遇,催生出心理信息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利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通过开展网络调查和实验、开发和利用移动设备、建立数据库和分类体系、使用开源软件和数据挖掘技术等,获取、整理和分析心理学研究资料。其对大规模复杂数据的掌控能力,使心理学家可以从新的高度和视野,针对现实和虚拟网络中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现象展开研究,重新检视已有理论假设并探索新发现。但是,心理信息学在展现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在技术和研究设计、伦理和研究规范、研究重心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关键词】: 心理信息学 心理学 信息科学 计算机技术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010CB7314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218;14ZDA0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SH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190025;11YJC190004)
【分类号】:B84-091
【正文快照】: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学术研究范式带来深刻变革。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紧密关联,彼此缠绕,人类行为痕迹以数据形式大量涌现。心理学研究者愈来愈依赖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以探索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应时代特征和学科发展之需诞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妍妍;秦兵;刘挺;;文本情感分析[J];软件学报;2010年08期
2 陈惟昌,王自强,陈志华,安荣姝;神经信息学的原理与展望[J];生物物理学报;2001年04期
3 彭凯平;刘钰;曹春梅;张伟;;虚拟社会心理学:现实,探索及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4 陈浩;乐国安;李萌;董颖红;;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共同机遇[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中医脑病神经信息的多维性与技术特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2 李毅;余锦凤;尹岭;崔光佐;;基于本体的神经信息学概念及其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3 廖卫民;钱毓英;;民生新闻传播与社会幸福感评估——基于浙江省媒体语料库的实证分析[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4 吴雅娟;许少华;;一种模糊计算过程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5 潘文富;郭友实;;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福建电脑;2011年08期
6 来亮;钱屹;;文本情感分析综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8期
7 贺飞艳;何炎祥;刘楠;刘健博;彭敏;;面向微博短文本的细粒度情感特征抽取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陆豪放;张千明;周莹;喻星;周涛;张子柯;;微博中的信息传播:媒体效应与社交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蒋伟雄;刘华生;廖坚;廖云杰;唐艳;王维;;多变量模式分析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赵鸿艳;王素格;许超逸;;基于概率图模型的文本对象情感分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卫民;;基于民生新闻语料库对社会幸福感的评估分析——以“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杭州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2 易红发;肖明;彭继春;寇娇;;Twitter英文用户眼中的中国(2006-2013)——基于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的探索[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纪雪梅;王芳;;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情感传播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刘勇;王永庆;;掘金社会化媒体[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5 毛文吉;;社会计算发展研究[A];2010-201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基于微博平台的事件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王立才;上下文感知推荐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孙春华;情感表达对在线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施荣盛;投资者关注下资产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缪佩君;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董喜双;基于免疫多词主体自治学习的情感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张勇实;基于链接相似性分析的WEB结构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肖春静;在线社会网络中用户行为分析与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楠;面向微博短文本的情感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郭浩;抑郁症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异常拓扑属性分析及分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珍;基于统计与规则的特征权重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秀梅;基于潜在语义分析和最大熵的中文情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淑坦;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文本情感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浩;多粒度下的多分类情感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史丽君;基于特征强化的中文产品评价挖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翟永勇;中文意见挖掘的特征提取与极性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钟华;动作电位模式分类及神经元模型响应频率同步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江军;用户评论情感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1年
9 吴泽衡;基于话题检测和情感分析的互联网热点分析与监控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霞;文本驱动的表情合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跃;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4期
2 王飞跃;;关于社会物理学的意义及其方法讨论[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3期
3 周立柱;贺宇凯;王建勇;;情感分析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2008年11期
4 朱嫣岚;闵锦;周雅倩;黄萱菁;吴立德;;基于HowNet的词汇语义倾向计算[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5 徐琳宏;林鸿飞;赵晶;;情感语料库的构建和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6 姚天f ;程希文;徐飞玉;汉思·乌思克尔特;王睿;;文本意见挖掘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7 赵妍妍;秦兵;刘挺;;文本情感分析[J];软件学报;2010年08期
8 贾凡,周逸峰;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功能意义[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年02期
9 张春霆;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6期
10 陈惟昌,邱红霞,王自强;脑科学进展的跨世纪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钧贤;;迎接“人类脑计划”,加强神经信息学研究[A];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文;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创新——评《心理学的沉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3 胡艳辉;;“问题青少年”矫治的心理学认知[J];求索;2006年02期
4 王晓钧;杨晨;;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其不足[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5 李娟;郭斯萍;;理学精神心理学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6 王三蕊;;建设有藏区特色的区域心理学[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高芳;;心理学与核电厂人因管理[J];中国核工业;2012年10期
8 陈大柔;国际上心理学辩证理论探索的兴起[J];心理科学通讯;1982年04期
9 李世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内外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发展概况[J];心理科学通讯;1985年02期
10 陈昌文;生物学对心理学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宇;许燕;;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发展综述[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心理学说的几何性质——兼论拓扑笛卡尔几何心理学[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陈沛霖;;再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宋文里;丁兴祥;;心理学本色与多元典范的展开[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丁道群;唐婷;;心理学历史的逻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郭军;;士气心理学[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玉;;过程心理学理论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晓璐;;指标之外的公正——从心理学实证分析司法公正感受度[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9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范式:概化与成长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宗金;;笛卡尔问题与心理学研究对象变革[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璧如;心理学与哲学:分合两相依[N];人民日报;2003年
2 李卫东;心理学理论新探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3 陈永胜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效显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周普元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王耘 叶忠根 林崇德 白宏太;《小学生心理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彭佰丽;心理学与教育[N];湖北科技报;2005年
7 陈春生;运用心理学提高管理水平[N];经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综述 小白;迈向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N];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周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心理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孟维杰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波;民间心理学的多维解读路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明;心理学理论解释框架的解构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伟娟;对控制感的心理学理解[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29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2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