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类面孔早期加工特异性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12 20:44

  本文关键词:人类面孔早期加工特异性神经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人类面孔 特异性 事件相关电位 N VPP


【摘要】:在面孔识别研究领域中,大量研究探讨人类对这一类刺激的加工是否具有与其他刺激不同的认知神经机制,即面孔的加工具有领域特异性还是过程特异性?由于各类研究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导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尚缺乏一致性。本研究假设,如果面孔刺激具有特异性,无论在何种任务被试采用何种加工方式下,人类面孔N170反应在统计值上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N170反应;相反,面孔与其他刺激在N170上则没有统计上的差异。研究将人类面孔、动物面孔、水果\蔬菜、房屋4类刺激呈现在不同任务设置下,测量人类面孔在不同任务中与各类刺激间的早期反应差异。当前研究结果发现,人类面孔在不同任务中始终保持着比其他刺激更为显著的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反应优势,表现在额中部的早期正成分VPP和右侧颞枕部负成分N170对人类面孔反应幅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刺激的。人类面孔与其他刺激的ERP间差异反应模式在不同任务下相对稳定,并末发现动物面孔有类似效应。研究结果支持人类面孔加工的领域特异性说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人类面孔 特异性 事件相关电位 N VPP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92,31100743)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 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资助培育计划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前言心理学家Fodor假设,人类大脑进行各种认知操作是通过多个并行且相互可分离的模块(Mod-ule)来完成的。模块有其特殊化的“计算”机制,它只计算那些受约束的一类“自下而上”的特定输入,心理的其他部分既不能影响也不能通达一个模块的内部运作——仅仅只通达其输出(熊哲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向阳;韩淑华;;营养学语境下中西方认知心理特异性探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宋艳;曲折;管益杰;高定国;丁玉珑;;视知觉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3 翟瑞龙;朱晓坤;;认知特异性假设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张亚旭,周晓林,闵宝权,贾建平;范畴特异性损伤与人脑中一般知识的组织[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5 张烨;刘强;张庆林;;视觉系统中类别信息加工区的特异性[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6 蒋艳菊;;试论青春期人格的特异性[J];心理学探新;1991年02期

7 周晓琴;程灶火;储兴;袁国桢;;用认知伪装甄别测验探测模拟认知损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8 李明芳;张烨;贾磊;李婷;李伟霞;张庆林;;面孔识别特异性本质的ERP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9 李德明;早期非特异性强化亮(或暗)环境对大白鼠暗箱回避模式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0年03期

10 杨阳;徐青;;面孔类别识别的N170和VPP的时空特异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勇;杜英春;;N170是人类面孔加工的特异性ERP成分吗?[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艳;卢春明;刘聪慧;徐伦;李晓兰;;光栅朝向分辨任务中学习的特异性及传递性的神经机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烨;傅小兰;;实体概念的特征分布与特征提取的范畴特异性[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云帆;王p,

本文编号:839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9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