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中国制造业超越俘获型价值链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0:07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对外开放的窗口,逐步加入到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来,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在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同时达到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高端位置的要求,却因为持续的发展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陷入了俘获型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状态。因此,分析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探究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寻求超越俘获型价值链的可能方法,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超越俘获型价值链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强调了制造业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为中国制造业超越俘获型价值链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本文将中国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现状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当前发展情况。接着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分别阐释了参与度、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一带一路”倡议对超越俘获型价值链产生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假设。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本文选取的是2005-2017年制造业13个细分行业的有效面板...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
第2章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25图2.1我国制造业融入价值链的路径演进换个角度,从目前的国际分工来看。发达国家是大分全球价值量的领导者,也即在俘获型价值链体系中居于微笑曲线两端的位置,占据着整个价值链的战略性位置,支配和掌握着全球价值链体系。相对而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尚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和足够多成熟的品牌,无法建立起以本国为主的全球价值链,虽说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却被动的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在俘获型价值链中位于中低端,处于被俘获的地位,从属于整个价值链,导致竞争力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制造业规模的大小并不是衡量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指标。目前,基于各行业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快速扩张,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但总体的效益并不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有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品牌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巨大的全球出口主要依靠的是附加值很低的加工贸易。因此,学界基本认为,我国仍处在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初级阶段,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中处于低位徘徊的状态,超越俘获型价值链是接下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2.2.2我国制造业超越俘获型价值链的制约因素首先,考虑贸易增长结构的失衡。自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本文编号:309192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
第2章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25图2.1我国制造业融入价值链的路径演进换个角度,从目前的国际分工来看。发达国家是大分全球价值量的领导者,也即在俘获型价值链体系中居于微笑曲线两端的位置,占据着整个价值链的战略性位置,支配和掌握着全球价值链体系。相对而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尚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和足够多成熟的品牌,无法建立起以本国为主的全球价值链,虽说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却被动的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在俘获型价值链中位于中低端,处于被俘获的地位,从属于整个价值链,导致竞争力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制造业规模的大小并不是衡量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指标。目前,基于各行业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快速扩张,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但总体的效益并不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有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品牌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巨大的全球出口主要依靠的是附加值很低的加工贸易。因此,学界基本认为,我国仍处在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初级阶段,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中处于低位徘徊的状态,超越俘获型价值链是接下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2.2.2我国制造业超越俘获型价值链的制约因素首先,考虑贸易增长结构的失衡。自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本文编号:3091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0919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