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竞争力比较及粮食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2:28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竞争力及粮食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中国改善对外粮食贸易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利用2012—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数据,计算贸易结合度和比较优势指数,并构建双边引力模型和跨栏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仅与"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往来密切,对个别国家在具体粮食品种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不具备区域性的整体竞争优势;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交流程度明显促进了双边粮食贸易的开展,而地理距离则对双边粮食贸易造成了明显的阻碍,农业自然廪赋较好的国家与中国双边粮食贸易金额更高;制度距离是影响中国粮食出口决策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和文化交流程度显著影响了中国粮食出口贸易额。据此,中国应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依据比较优势原则选择贸易伙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理距离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努力实现"政策沟通",减轻制度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概况
(一)粮食贸易基本情况
1. 东北亚地区。
2. 东南亚地区。
3. 南亚地区。
4. 西亚北非地区。
5. 中亚地区。
6. 中东欧地区。
(二)粮食贸易规模与结构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合作现状
三、中国粮食贸易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仅与少数国家保持密切的粮食贸易关系
(二)中国粮食缺乏区域性整体竞争优势
1. 稻谷竞争优势分析。
2. 小麦竞争优势分析。
3. 玉米竞争优势分析。
4. 大豆竞争优势分析。
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粮食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五)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边粮食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粮食贸易的发展机遇研究[J]. 杨万江,刘琦. 统计与决策. 2019(03)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关联特征与策略选择[J]. 魏素豪.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发展潜力分析[J]. 孙致陆,李先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参与区域粮食合作的机遇与对策[J]. 赵予新. 农村经济. 2016(01)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现状及前景[J]. 孙致陆,李先德. 世界农业. 2015(12)
[6]论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真的过剩了吗?[J]. 朱信凯,夏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基于多边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区域粮食合作[J]. 赵予新,马琼. 国际经济合作. 2015(10)
[8]中国粮食结构与粮食安全:基于粮食流通贸易的视角[J]. 毛学峰,刘靖,朱信凯. 管理世界. 2015(03)
[9]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J]. 罗来军,罗雨泽,刘畅,Saileshsingh Gunessee. 世界经济. 2014(12)
[10]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J]. 万伦来,高翔. 国际经贸探索. 2014(05)
本文编号:3151758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概况
(一)粮食贸易基本情况
1. 东北亚地区。
2. 东南亚地区。
3. 南亚地区。
4. 西亚北非地区。
5. 中亚地区。
6. 中东欧地区。
(二)粮食贸易规模与结构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合作现状
三、中国粮食贸易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仅与少数国家保持密切的粮食贸易关系
(二)中国粮食缺乏区域性整体竞争优势
1. 稻谷竞争优势分析。
2. 小麦竞争优势分析。
3. 玉米竞争优势分析。
4. 大豆竞争优势分析。
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粮食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五)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边粮食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粮食贸易的发展机遇研究[J]. 杨万江,刘琦. 统计与决策. 2019(03)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关联特征与策略选择[J]. 魏素豪.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发展潜力分析[J]. 孙致陆,李先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参与区域粮食合作的机遇与对策[J]. 赵予新. 农村经济. 2016(01)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现状及前景[J]. 孙致陆,李先德. 世界农业. 2015(12)
[6]论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真的过剩了吗?[J]. 朱信凯,夏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基于多边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区域粮食合作[J]. 赵予新,马琼. 国际经济合作. 2015(10)
[8]中国粮食结构与粮食安全:基于粮食流通贸易的视角[J]. 毛学峰,刘靖,朱信凯. 管理世界. 2015(03)
[9]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J]. 罗来军,罗雨泽,刘畅,Saileshsingh Gunessee. 世界经济. 2014(12)
[10]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J]. 万伦来,高翔. 国际经贸探索. 2014(05)
本文编号:3151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1517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