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篇》的版本、流传、亡佚和再发现

发布时间:2017-10-25 22:22

  本文关键词:《苍颉篇》的版本、流传、亡佚和再发现


  更多相关文章: 苍颉篇 版本 流传 亡佚 再发现


【摘要】:《苍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但在后世却亡佚了。其亡佚的原因主要是收字过多而且古奥难识,后继者不断增续并且为之注释,由识字课本变成了诂训专书,越来越不适合童蒙诵读和传写。自1907年斯坦因在我国敦煌等地发现汉简以来,《苍颉篇》的出土就不绝如缕,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敦煌汉简、居延汉简、阜阳汉简、水泉子汉简、北大汉简等多批汉简中的《苍颉篇》残简。这些出土文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苍颉篇》这部古书的认识,相关学术问题便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
【关键词】苍颉篇 版本 流传 亡佚 再发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出土水泉子汉简《苍颉篇》整理与研究”(11BZS0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出土汉简《仓颉篇》辑证”(13BZS0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2
【正文快照】: 小学启蒙书的编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周代就有史官所编的《史籀篇》十五篇,一直流传到汉代,但是因为它采用大篆古文编写,到汉代时已不便实用而少人问津了。班固《汉志》说“建武时已亡六篇”,其后便亡佚不传了。秦汉时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是《苍颉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名;桂珍明;;颛顼诞生地若水的历史地理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张世超;;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字学启示[J];古代文明;2014年04期

3 周波;;青川木牍“■”字补议[J];古籍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凌;秦汉律令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泉;历代印刷汉字及相关规范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崔海鹰;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强;生态环境对西周历史进程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李成;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宁;汉代西北边塞教育浅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攀;居延汉简释文校订及相关问题研究(居延旧简部分)[D];复旦大学;2012年

3 刘凡超;定州汉简《儒家者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颜海燕;汉代文字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姣;《P ,

本文编号:1095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5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