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后期行州行县问题考论

发布时间:2017-12-06 05:31

  本文关键词:唐代后期行州行县问题考论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后期 州县置废 行州行县 正州县


【摘要】:唐代后期的行州行县集中出现在抵御外族的边境与讨伐叛藩的前线两种特定的时空之中,通过个案考察与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其与正州县之间存在的地方行政建制常规性与特殊性的复杂关系,以及区分交战双方空间距离的"界线"对于行州行县存续的重要意义。因权置故州县而设的行州行县与权置新州县以及权废州县,共同构成了唐代后期临时性州县置废运行实态的整体面貌,在中国古代政区演变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特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代前后期州县置废比较研究”(12CZS017)
【分类号】:D691.2;K242
【正文快照】: 纵观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常态化的州县置废呈现出初置、复置、罢废、并省、旋置旋废、建置后长期延续等几种基本相貌。与此相应,还有“权置”与“权废”的临时措置。权置故州县,史称行州行县。此外,还存在权置新州县与权废州县的情况,与行州行县问题紧密相关。权置州县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力平;唐后期淮颍(蔡)水运的利用与影响[J];河北学刊;1991年02期

2 周振鹤;;范式的转换——沿革地理-政区地理-政治地理的进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8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沈世培;;唐代私家园林别墅的艺术理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付先召;;唐朝后期颍州隶属变动及其对政局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赵旭东;;适应性、族群迁徙与现代的文化认同[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5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玉来;;新见唐贞观二十年《庞廓碑》重释[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7 朱德军;;唐代中原藩镇军费来源问题探微[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8 王孙盈政;;唐代宣徽院位置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9 国威;;唐长松山马禅师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10 吕金波;龚进忠;王继明;许秀水;郑桂森;方同明;;北京西山仙栖洞风景区的旅游地学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1届年会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秀洪;五代乡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下)[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仲安;试论唐代后期农民的赋役负担[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2 金霞;浅论唐代后期婚姻的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新解[J];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4 潘良炽;唐代后期财政崩溃原因述论[J];达县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5 王林善;;论唐代后期的“官商合流”[J];晋阳学刊;1989年03期

6 潘良炽;唐代后期财政崩溃原因述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肖建乐;;唐代后期市民阶层的形成[J];东南文化;2007年06期

8 黄正建;唐代后期的屯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04期

9 吉成名;;唐代后期盐政对政治的影响续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10 顾乃武;潘艳蕊;;唐代后期河北墓志作品悖流之尚武情怀探析[J];理论月刊;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孙盈政;唐代后期的尚书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边媛;唐代后期法制演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冬;唐代后期唐朝与回纥军事关系研究(755-840)[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仝佛光;唐代军队纪律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7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57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