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求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06:00

  本文关键词:宋代求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求书 文献 搜集 藏书 宋代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考证法,略述了宋以前的求书方法,纠正了人们对求书的错误认识。宋代求书研究是对宋代图书搜集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包括对馆阁、书院、私人、寺院和道观这四大藏书系统求书的探讨,也对南宋郑樵的求书理论进行论述,进而对求书的文献学成就进行阐述。求书促进了文献学的繁荣,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在统治思想、求书方面、编辑出版方面的影响,本文最后论述了求书的局限性,求书主要受地域、战争和禁书的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荣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之成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文鹏;;口述档案征集工作的开展[J];北京档案;2006年02期

6 余晓寒;对于中国情报检索语言发展脉络的探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1期

7 杨讷,李晓明;《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前言[J];国家图书馆学刊;1997年03期

8 骆伟;中国20世纪后半期出土文献概览[J];图书与情报;2002年03期

9 冷一江;唐代官府藏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2003年02期

10 桑晓东;“图书馆产业化”是一根无足轻重的稻草[J];图书与情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姜艳;;论图书形式的发展[A];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应用——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俊义;;全祖望《小心堂祁氏遗书记》有涉吕、黄关系史实辨正[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范逸清;;运用CI营销概念提高图书馆的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安春平;文本开放时代的医学嬗变[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8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杨天保;王安石学术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李岚;张心(氵山一王攵)与《伪书通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新民;清代“说文学”专著之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6 马维斌;《册府元龟》的撰修以及其中唐代部分的史料来源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焦体检;《张司业集》版本源流考[D];河南大学;2002年

8 黄永锋;《道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试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57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57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