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占城关系论略
本文关键词: 明朝 占城 使节 政治 经济 文化 出处:《暨南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明朝与占城的关系是明朝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与占城关系史的重要阶段。有明一代,明朝与占城保持着较长时期政府间的通使关系,双方来往频繁,内容丰富,,这构成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明、占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本文在努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系统考察明与占城通使的全过程,梳理两国间历次使者往来的时间,并对有关史实做必要的稽考。进而对明朝与占城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作尽可能全面的论述,以期较深入的展现明朝与占城的关系,并对明朝、占城、安南三国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有所探究。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Occup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eign relations in Ming Dynasty, and it was also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Occupy City in ancient China. Frequent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rich content, which constitute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the Ming Dynasty, occupies the basi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ing and Zhancheng Tong emissaries, combing the time between the emissary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making necessary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n on the Ming Dynasty and Occupy poli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and culture is discussed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Occupy City in depth and to probe into the complicated and intertwined relations between Ming Dynasty, Occupy City and Annan.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丽芳;;西汉使节谷吉评述[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光明网博客文化言论略览之十三[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3 王义芝;;《中古敦煌佛教社会化论略》出版[J];敦煌研究;2011年02期
4 陈益源;赖承俊;;寓粤文人缪艮与越南使节的因缘际会──从笔记小说《涂说》谈起[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
5 ;盛行西方的中国猎奇风[J];文史参考;2011年12期
6 商豫;;汗血宝马[J];文史月刊;2011年08期
7 ;要闻月报[J];对外传播;2011年07期
8 吕肖奂;;宋代诗歌中的高丽人物及高丽文化——异域文化在宋代诗坛的认知度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李tJ;;近代旅沪定海商人论略[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杨琳;;略论陈忱与《水浒后传》中的故国情结[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定家;;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论略[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文艺;;司法改革论略[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谢邦宇;;行为法学基本原理论略[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4 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顾娅丽;;外国使节使辽相关问题浅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晋光;;徐霞客的生态学成就论略[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祁顺来;;从《量论略义集》看藏传因明[A];因明研究[C];1990年
9 林懋义;;蔡襄书品论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松浦章;;关于明代海外诸国通事[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洛桑才让;宋秀岩会见欧盟驻华使节团[N];青海日报;2009年
2 记者 文志辉;外国驻华使节团考察吐鲁番[N];吐鲁番报(汉);2009年
3 记者 刘文景 成良田 孔祥轶;任振鹤会见与会驻华使节[N];咸宁日报;2009年
4 记者 潘峰;花建慧会见驻华使节团[N];安徽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娟;非洲驻华使节夫人小组访桂[N];桂林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吴晓松;仇和会见驻华使节团[N];昆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夏亮;路建平会见驻华使节团[N];湖南日报;2010年
8 ;外国驻华使节团支持我区“7·5”处理措施[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9 记者 富沛海;市领导会见参加雕塑大会使节团[N];长春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廖婧;市领导会见外国使节[N];柳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辉;陶渊明研究史论略[D];河北大学;2003年
2 姜昌求;新罗人与唐代人的赠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王红梅;许筠论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韩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D];复旦大学;2006年
7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8 陆岩军;张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华;明朝与占城关系论略[D];暨南大学;2002年
2 李华珍;晚清驻欧使节与海军近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淑玲;唐代省试诗论略[D];郑州大学;2002年
4 林凤仪;陈亮政论文论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戴薇;张东荪早期政治思想论略(1912-1922)[D];厦门大学;2008年
6 鲁华峰;唐代游仙诗论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先明;霍姆斯法律思想论略[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彭晶;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中朝贡道及朝贡使节的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岩;清代前期外交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韦宝宏;士绅与宗族制度论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4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6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