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持质的立法、执行及流变

发布时间:2018-01-29 14:03

  本文关键词: 劫人 持质 持质之科 纵舍 并击 求财 社会治安 出处:《史学月刊》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世所谓持质的法律概念,在西汉初期的律文中并不明晰,而是包含于劫人求财的律文中。后来虽有专门的法律对持质加以规范,但持质作为独立的罪名,仍存于律之外的法律形式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立法变迁后,至曹魏修订新律时才正式入律。从史料可知,汉代立法、执法处理持质犯罪的基本思路是维护社会治安,消灭盗贼,而不是保障人质的人身安全或人身权利,所以法律要求官吏不顾人质安全,对劫持者进行攻击,但执法者却常常对豪贵者加以特殊对待。与此同时,持质所属律篇的变化,则反映出对相关犯罪概念认识的深化与立法标准的改变。
[Abstract]:The legal concept of "holding quality" was not clear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but included in the law of robbing people for money. Later, although there were special laws to regulate the holding of quality, it was regarded as an independent crime. After a series of legislative changes, it was only when the new law was revised by the Cao Wei Dynasty that it formally entered the law. From the historical data, we can see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The basic idea of law enforcement is to maintain public security, eliminate thieves, not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or personal rights of hostages, so the law requires officials to attack the hijackers regardless of the safety of host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of the quality of the law reflects the deepe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related crimes and the change of legislative standard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K234
【正文快照】: 清末汉律辑佚颇有成果,对劫质亦有所涉及。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较早可见杜贵墀所著的《汉律辑证》。该书依唐律体例,在《盗律》劫质条下录有桥玄少子被劫一事1。薛允升著《汉律辑存》,依据传世典籍录有《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后汉书》卷五一《桥玄传》中所见与持质相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建国;“科”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李零;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刺杀和劫持(下)[J];读书;2004年12期

3 林永强;;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研究——以汉代“劫质”案例考察为中心[J];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01期

4 王勇;;汉代劫持事件考察[J];晋阳学刊;2006年05期

5 刘笃才;论张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晋律学与玄学的关系[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6 闫晓君;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J];法学研究;2004年06期

7 王子今;;汉代“劫质”行为与未成年受害者[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陶贤都;三国时期劫质现象刍议[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杨志贤;;战国秦汉出土简帛的词典学价值[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旅宁;;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出法律简牍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10 韩升;;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子今;;沛谯英雄的两次崛起与汉王朝的兴亡[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2 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兼论“白波”及其性质[J];历史研究;1990年04期

3 王子今;秦汉时期法家的命运[J];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康咏秋;论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J];船山学刊;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47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7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