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井田制与农业发展
本文选题:西周 切入点:井田制 出处:《农业考古》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周初期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实行裕民政策,推行井田制,使用牛耕和改进生产工具,农业经济得到很快发展,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礼乐教化盛行。短短四十年,就出现了令邻国向往的成康盛世。
[Abstract]: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ruler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rried out a policy of benefiting the people, carried out the well field system, used cattl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d the tools of produc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the country was rich, the people lived and worked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and the rites and music education prevailed. There is a prosperous and prosperous time for neighboring countries.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S-09;K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源源;;《大正藏》本《妙法莲华经释文》校勘十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钱广荣;;推己及人:儒学和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淑新;臧宏;;朱熹敬畏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沈阳;;论“神仙思想”在汉画舞蹈身体语言上的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昌芳;;异体字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巍;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亚军;信息化:农业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5年11期
2 李杨瑞;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J];广西农业科学;1999年03期
3 杨瑞文;;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张秀美;;加快洱源县农业发展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曹东勃;;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6 高帆;;中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十大困局及其突破路径[J];学术界;2009年01期
7 马媛媛;王朝阳;;汉代梁宋地区环境条件与农业发展探析[J];中国农史;2010年01期
8 陈金莲;;花溪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
9 张华;;论农业发展中的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本刊编辑部;;办好农业刊物促进农业发展——为创刊十周年而作[J];河南农业科学;198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文;;建设种子阳光工程 实施良种兴所战略——浅谈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发展策略[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孟海华;;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文化;王爱玲;贾劲松;;农业高效清洁生产及其北京的技术体系[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黄梅丽;丘平珠;黄雪松;廖雪萍;陈德诚;;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贺养平;王萍;;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创造性思考[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晶宜;;我国高效农业发展趋势与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安成邦;吉笃学;陈发虎;董广辉;王辉;;甘青地区史前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高;杨中柱;;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李谷成;范丽霞;闵锐;;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基于环境规制的省级农业环境效率排名[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10 陈正洪;;湖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气象问题与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新生;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有关[N];科技日报;2007年
2 万宝瑞;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N];山东科技报;2007年
3 李希;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钟欣;农业发展赖于科技创新[N];农民日报;2004年
5 金晶;联合开发为长三角区域农业发展提速[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舟学;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N];甘肃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罗兵前 姚玉;七十五年 一座丰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8 芜湖市政协 李光平 周茂林;对在转变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N];江淮时报;2006年
9 马云霄;专家为龙江农业发展把脉[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吴文彪 姚巨才;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发展支招[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徐群;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万忠;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米松华;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俊;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内生农业发展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正攀;清镇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限制因素及对策[D];贵州大学;2007年
3 姜怀宇;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向晶;集约化农业及其环境效应[D];四川大学;2006年
5 刘叶;选择性迁移、人力资本深化与中国农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应风其;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毕丽华;中国北方沿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市金州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杜成印;陕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任显坤;隋唐山东农业地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剑峰;泰安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0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6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