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评王宇《道行天地:南宋浙东学派论》

发布时间:2018-03-29 16:39

  本文选题:浙东学派 切入点:吕祖谦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摘要】:正1932年,现代中国新史学派钜子何炳松出版了《浙东学派溯源》,在书中他热切地说道,中国文化史上要数浙东学派最有光彩,因为这一派的学者大都是史学家,讲究经济,最切实用,和道佛两家的玄谈大不相同。但何氏又发现,浙东学派的源流最不分明。的确,深入系统地研究南宋以来浙东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演进路径,它与地域环境、民间文化传统、不同的思想学说的相互关系、互动机制等问题,通过努力挖掘浙东学派中所
[Abstract]:In 1932, he Bingsong, a tycoon of the New Schoo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published traceability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School. In the book, he fervently states that the East Zhejiang School is the most glorious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because most of the scholars of this school are historia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y. The most practical us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metaphysical discussion of the Taoist and Buddhist schools. But he also foun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East Zhejiang School is the least distinct. Indeed,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evolution path,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School sinc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folk culture tra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ideas and theorie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so on, through the efforts to excavate in the school of eastern Zhejiang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K2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建和,陈培敏;明清浙东经、史“家学”[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朱康有;黄良荒;;“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文化研讨会”侧记[J];哲学动态;2006年02期

3 余越;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观点述要[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潘富恩,,刘华;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李华瑞;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J];史学月刊;2001年02期

6 金林祥;甬上证人书院与清代浙东学派[J];清史研究;1994年02期

7 陈安金;;南宋浙东学派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述评[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王栋;杨小明;;从清代浙东学派看中西科技交流——以黄宗羲、黄百家为一典型案例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楼毅生;;浙东学派[J];文史知识;1996年10期

10 钱茂伟;明代浙西史学述略[J];浙江学刊;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灵庚;;吕祖谦《左传》学述要[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李瑾明;;《宋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与后世流传[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3 朱贤杰;朱贤才;;朱熹与衢州[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4 孙平;方才;;朱熹在淳安事迹考略[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县委报道组 周关河 朱跃军;推陈出新的武义“明招文化”[N];浙江日报;2006年

2 记者 卢晶;杭州 南宋德寿宫重见天日[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杨清生;南宋两进士同时隐居马山中梅梁小隐和孙觌山庄[N];华东旅游报;2000年

4 戴光中;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N];光明日报;2005年

5 张义德;叶适在南宋学术界树起的三面旗帜[N];光明日报;2000年

6 吴汝瑞;话·说·南·宋·池·州·镜[N];中国文物报;2000年

7 郑嘉励;南宋修内司官窑考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8 杜维运;浙东史学之特色[N];光明日报;2004年

9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八)[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陈洪 孙勇进;好汉背后的历史[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红;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3 何玉红;南宋西北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郑壹教;南宋货币与战争[D];河北大学;2012年

5 单晓娜;理念与行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建民;宋代《尚书》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磊;论南宋学生干政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家鹏;吕祖谦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颛静莉;真德秀政法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文涛;南宋时期温州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建民;南宋太学生干政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刘春;南宋的御营司与机速房[D];西北大学;2007年

7 钟扬;南宋士大夫知识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云军;吕颐浩与南宋初年政治探研[D];河北大学;2005年

9 吴晓华;南宋科举舞弊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惠哲;南宋临安都市旅游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1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1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