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士大夫社会交往与事功追求论析

发布时间:2018-03-31 22:07

  本文选题:明中后期 切入点:士大夫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明代中后期,随着政治氛围的逐步宽松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充分发展,士大夫群体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其社会交往的动机,以及与社会交往动机密切关联的人才观念也日益突出和明确。士大夫群体的社会交往方式、实践价值和意义,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Abstract]: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with the gradual loosening of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and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the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beca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e concept of talent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is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clear.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mode, prac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are important issues worthy of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93)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天强;;社会交往视野中的技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决非玩笑[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7年05期

3 宋戈;焦青;;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特质理解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4期

4 黄虹;;“室内少年”问题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帅立为;;浅谈北朝上层妇女的社会地位[J];黑龙江史志;2009年15期

6 莎拉·伯德;夏雨;;害羞是一种病[J];晚报文萃;2009年24期

7 谢永栋;何建国;;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以山西平鲁大河堡村为中心的考察[J];兰州学刊;2010年03期

8 张永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路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秦海滢;赵毅;;从《志壑堂文集》看唐梦赉的社会交往与经国济世之理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训华;;新式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以清末浙江学生的回忆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礼;范成梅;;徽商与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丁;黄益明;;聋生的社会交往障碍和构筑聋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良好心理基础[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丁;黄益明;;聋生的社会交往障碍和构筑聋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良好心理基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瑜;孔克勤;;寄托儿童与一般儿童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何艳;;幼儿社会交往智力的培养[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8 董乃银;;聋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徐迎利;;我国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云武;;地区城市化度与居民的社会交往[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一平;拿子女出气易使孩子性格扭曲[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淑;都市蛰居族因何消极避世[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陈戈;官到能贫乃是清[N];宁波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施艳燕;待人接物,你的宝宝得几分?[N];苏州日报;2006年

5 慎海雄;掌握公权者,,与何种人交友非私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记者 姚n\邋王玉珏 常亦殊;职场竞争激烈 部分白领女性当上“干物女”[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鲍洪俊;《网络与社会交往》[N];人民日报;2003年

8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徐岫茹;学会快速亲和 扩大社会交往[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世研;弗拉基米尔·别列洛维奇:18世纪俄罗斯与西欧的文化社会交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波;过春节:该多些亲情少些“人情”[N];大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西嘉;分裂症氯胺酮模型大鼠行为和神经生物机制初步研究及抗精神病药对模型大鼠社会交往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5 项凤梅;建立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7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梅;社会交往中歧义现象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黄利会;从网上聊天看大学生的网络依赖与社会交往[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周奕;互联网对我国城市家庭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力;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社区开放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朱美佳;社会交往方式变革与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衣玉梅;城市化进程中哈尔滨市松北镇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晔;论城市化进程中喀什市的民族关系[D];新疆大学;2008年

8 曹凌云;即兴演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成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荆治国;居住建筑外环境分析[D];郑州大学;2002年

10 黄志胜;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2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2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6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