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龙舟活动的渊源及其文化形态
本文选题:宋代 切入点:龙舟活动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10期
【摘要】:龙舟活动是一项汇集健身、娱乐及竞技于一身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宋代的龙舟活动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与演变,在保留其原始娱乐及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Abstract]:Dragon Boat activity is a mass sports activity which gathers fitness, entertainment and competition. It is a unique form of Chinese culture.The Dragon Boat activity in Song Dynasty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ast dynasties. While preserving its original entertainment and folk beliefs, it added competitive element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new cultural form.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
【分类号】:G852.9;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萍;徐宜芬;;黔东南龙舟活动的起源、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2 陈莉;;温州龙舟民俗文化缘起、历程及嬗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霞;路志峻;朱荣;;吴越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J];兰台世界;2013年29期
2 刘信;;丽江纳西族东巴舞传承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莉;温州地区龙舟竞渡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朱晓莉;来安县文化产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吴天跃;温州龙舟与地方社会变迁的民族志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陈龙;洪安龙舟运动的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张丽萍;中国业余龙舟竞渡运动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6 董光春;锯不断的龙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正光;清水江的龙舟文化[J];当代贵州;2005年14期
2 钱星;浅述清水江畔苗族的龙舟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3 刘永祥;高林琴;;对龙舟竞渡运动发展的几点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倪依克,孙慧;中国龙舟文化的社会品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王明东;张亚芝;李四玉;;试析汨罗龙舟竞渡文化的传承与演变[J];思想战线;2008年02期
6 徐勤儿;简波;;文化形态学视野下的中国龙舟运动文化特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苹;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于莹;谈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李光梅;社会、文化因素与英语的语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郑君雷,赵永军;从汉墓材料透视汉代乐浪郡的居民构成[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5 徐建英;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外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6 陈陵娣,陈倩;国际名车品牌汉译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刘明;刘占辉;;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巨武;;英汉翻译中的文化透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徐晓丹;;文化因素对语际转换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10 陈辉荣;;国际经济活动与文化意识[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雅;;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兰;;浅谈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蒲松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及其与隐喻理解效果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何南林;;汉英语反事实推理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崔颖;吕爱军;;商标名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综述[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娟;张运红;;“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舒建民;杨彦春;;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设置的认知与文化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符荣波;;浅议英汉广告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介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小飞;文化在创新中扮演何种角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2 胡晓峰;文化因素应对城市发展诉求[N];邯郸日报;2007年
3 杨吉;“超女”的狂欢营销[N];上海金融报;2006年
4 田开林;恩施旅游业应重视苏区文化因素[N];恩施日报;2007年
5 宋继军;钢铁业联姻要重视文化因素[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王明珠;文化因素在英译汉教学中的影响[N];西藏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董毅然;性骚扰增长有3大文化因素[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杨建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方建武 徐成贤 姜烨;文化因素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北京大学教授 乐黛云;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素[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5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韬;宋代木版画中的民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马刚;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3 莫军苗;宋代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治华;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9 武峰;中外手机企业在华营销策略的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0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0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