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海外贸易中的“歇家牙行”与海禁政策的调整

发布时间:2018-04-03 02:13

  本文选题:明清 切入点:歇家牙行 出处:《浙江学刊》2013年06期


【摘要】:为了冲破明代的海禁政策,民间创造出一种商贸经营模式——"歇家牙行",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贸易与关系网络,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开展这种经营方式的群体,史称"商牙歇家"、或"窝主"、"主家"、"接引之家"等,名色不一。他们推动了明代海禁政策的调整,转变了明清海外贸易管理方式,这主要体现于政府利用他们力量来协助管理番货抽分。另外,因"歇家牙行"经营模式能很好替代市舶司的功能,这为明清从"市舶司管理"转变为"海关管理"提供了社会条件。
[Abstract]: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olicy of banning the sea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people created a mode of business and trade, "Xiujiayan", which can connect various kinds of businessmen,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local Yamen, Haiphong, tax clearance, and so on.The formation of a huge network of trade and relations for the successful smuggling of overseas trade conditions.The group that develops this kind of management, history is called "Shang Yan Xie Jia", or "nest master", "main home", "take the lead home", etc., the name is different.They promoted the adjustment of the maritime ban policy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changed the overseas trade management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s use of their power to help manage the withdrawal of foreign goods.In addition, because the management mode of "Xie Jia Yan Xing" can replace the fun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Shipbuilding well, it provides social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hipbuilding Department Management" to "Customs Administr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CET-10-0914)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歇家与明清基层社会变迁”(批准号:09BZS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F7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铁球;;明代仓场中的歇家职能及其演化——以南京仓场为例[J];史学月刊;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范金民;;16至19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汪诚;;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探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磊;;明清徽商外向流动对徽州本地的负面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瑞;;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岳程楠;;隋唐时期旅日华侨探究[J];八桂侨刊;2009年04期

8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9 罗莉;;清代西江下游经济开发对森林变迁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朱圣钟;;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岭;;《水浒传》人物设定比较谈——与《南总里见八犬传》相较[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2 王金林;;唐代的文化开放政策及其对日本奈良文化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3 孙泓;;东北亚海上交通道路的形成和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4 衷尔钜;;第十三章 陈元峗的实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5 徐翠红;;明末清初郑氏三代与日本贸易[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余丰;;从明末清初郑氏的海上经营看中国古代的海权维护[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希义;;唐代宾贡进士考[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9 郭万平;;赴日宋僧与忽必烈征日战争[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10 郑朝纲;周志强;;明清时期淮河治理与漕运关系研究[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4 日色雄一;日本考证学派《灵枢》研究之考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6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也;;社会冲突中的官、民与法——以“钟九闹漕”事件为中心[J];江汉论坛;2006年04期

2 胡铁球;;“歇家牙行”经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J];历史研究;2007年03期

3 胡铁球;;明及清初“歇家”参与赋役领域的原因和方式[J];史林;2007年03期

4 胡铁球;;“歇家牙行”经营模式在近代西北地区的沿袭与嬗变[J];史林;2008年01期

5 许文继;;明清小说中的“歇家”[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4期

6 马安君;;近代青海歇家与洋行关系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3期

7 胡铁球;霍维洮;;“歇家”概况[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刚,卫红丽;明清时期山陕商人与青海歇家关系探微[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9 马明忠,何佩龙;青海地区的“歇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10 王致中;‘歇家’考[J];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许文继;;歇家与明清社会[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明;试论明代海外贸易港的兴衰[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01期

2 朱敏仪;;试论海禁政策对洪武年间对外贸易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3 颜广文;晚明时期走私贸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以广州府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周宇;朱元璋时期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程彩霞;;明中叶“争贡之役”透视[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6 冷东;明清海禁政策对闽广地区的影响[J];人文杂志;1999年03期

7 崔来廷;;试析晚明政治家叶向高与商人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山根幸夫;邱明;;明代倭寇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9 胡江川;周冬冬;肖乾祗;;宋代市舶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2期

10 吕继林;;“倭患”榷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晁中辰;;论明代海禁政策的确立及其演变[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2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万明;;明初“贡市”新证——以《敬止录》引《皇明永乐志》佚文外国物品清单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陈斌;;从明清黔中田土税赋看贵州民族关系[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恒宇;;明朝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置福州的原因探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从花;;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罗伦与泉州[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松浦章;;徽州海商王直与日本[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9 李木妙;;海上丝路与环球经济——以16至18世纪中国海外贸易为案例[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佟辉;;《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丹薇;珍贵的四件明清诰敕文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2 记者  张孺海 黄中朝 通讯员  陈华平 杨明;浪河有一条明清街[N];湖北日报;2006年

3 朱亚非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概说[N];联合日报;2009年

4 陆蔚;明清云南的文人[N];云南日报;2001年

5 实习记者 魏淑民;游走在多重角色下的本色学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张崇旺;明清江淮的水事纠纷[N];光明日报;2006年

7 黎笳;名片与明清交际风尚[N];北京日报;2004年

8 朱清焯;明清科举趣闻[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乐承耀;明清浙东学者的政治思想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李 婧;明清皇家陵寝[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单联U

本文编号:170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0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