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春秋》学考略
本文选题:春秋时期 + 萧楚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S2期
【摘要】:正宋代研究《春秋》的著作数量众多,已成为学界共识。对宋代《春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孙复、刘敞、胡安国等有代表性的《春秋》学者,其他学人较少论及。笔者拟就萧楚对《春秋》的研究做初步探讨。儒家经学从产生经由汉代训诂之学,到唐初得到统一,其标志为官方《五经正义》的颁布。经学统一在扫除汉代学派纷争局面的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儒学的自然发展。中唐儒家学者曾做出一番努力,但经历唐末五代战乱,最终没有形成气候。至此庆历年间,批判、
[Abstract]:The number of works on the study of Spring and Autumn in the Song Dynasty has become a consensus among scholars.The stud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the Song Dynast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such as Sun Fu, Liu Chang and Hu Anguo.The author intends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Xiao Chu's study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Confucian Classics was unified from its origin through the exegesis of the Han Dynasty to the early Tang Dynasty, marked by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official "Justice of the five Classics".At the same time, the unifi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mid-Tang Dynasty made some efforts, but after the war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they did not form a climate.At this point in the calendar year, critique,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分类号】:K225.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接道 ,甘久生;婉如成章 尽而不lY——《左传》外交辞令例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王犹升;;典故集锦(七)[J];人民政坛;1996年09期
3 徐兴苗;王福利;;从《诗经·小雅》看西周至春秋时期礼乐文化的衰落[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袁伟;;春秋晚期玉器[J];收藏家;2006年04期
5 ;勾践卧薪尝胆之谜[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5期
6 景红艳;;论重耳政治流亡的成功及其策略[J];榆林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刘举;顾丽华;;从民族融合看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收继婚俗的兴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1期
8 十年砍柴;;遥想那个张扬人性平等竞争的时代——读《原来这才是春秋》[J];出版广角;2009年04期
9 刘美英;;周礼对鲁国兴衰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海波;;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传承与变革——从《老子》到《孙子兵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直刚;;两周私属初探[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2 刘欣;谢乃和;;略析春秋时期邦交中的吊丧礼[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3 杨英杰;赵东玉;;试论春秋政治格局中的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杨英杰;赵东玉;;试论春秋政治格局中的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逄振镐;;莒国史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7 王豫北;郭用和;;莒、卫友好交往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先登;;试论莒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康玉庆;靳生禾;;晋四卿晋阳之战[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张殿兵;;管子思想对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义华;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陈洪波;日本汉学研究的折射[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记者 郑慧;鸿山遗址实为吴越贵族墓群[N];无锡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燕燕;柳下惠后人称坐怀不乱疑为传说[N];北京科技报;2006年
5 杨西民 记者 云献科 韩冰浪;凤翔出土三件青铜重器[N];陕西日报;2006年
6 河南省周口市文化局 周建山;古顿国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叶风;鸿山遗址又有新发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华 轲;越国都城句无在东阳[N];金华日报;2006年
9 马立诚;子产支持舆论监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刘伟;廉吏楷模季文子[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远明;春秋时期司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3 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明月;东周时期的立法与司法[D];南开大学;2012年
6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D];吉林大学;2009年
9 谢伟峰;从血缘到地缘:春秋战国制度大变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平;论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婚姻[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郝丽洁;试论春秋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华;从《左传》和《国语》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及妇女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爽;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妇女参政现象[D];吉林大学;2007年
5 汪敏;春秋时期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东黎;春秋时期诸夏戎狄冲突与融合之原因初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魏健;春秋时期忠信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吕兵伟;试析春秋时期自杀现象[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戌梅;春秋时期的玉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5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5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