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礼学两种趋势的分别与融合
本文选题:汉代 + 礼学史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摘要】:汉代礼学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两种趋向。两种趋向多有分别,在汉代礼学发展中呈现出不同色彩,前人已作了充分论述。同时,汉代礼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礼,很多汉代礼学学者如叔孙通、后苍及庆氏一系经师兼顾古礼与今仪,共同显示出两种趋向相互交织的表征,汉代礼学两种趋向的融合现象同样不能忽视。
[Abstract]:Ritual study in Han Dynasty has two trend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rends, showing different col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itual learning in the Han Dynasty, which has been fully discussed by the predecessors. At the same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ritual system of the Han Dynasty inherited the ancient rites. Many scholars of ritual studies in the Han Dynasty, such as Shusun Tong, the later Cang and th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ancient ceremony and the present ceremony, jointly showed that the two kinds of trends were intertwined. The merging phenomenon of the two trends of ritual study in Han Dynasty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
【分类号】:K234;K892.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于柱;;从敦煌占卜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的对话交融——以敦煌写本宅经为中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李秀英;;西方汉学家对华兹生英译《史记》的批评视角[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永卫;;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严奴国;刘恒;陈长均;;关于调整检察院组织法结构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榞o,
本文编号:179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9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