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吴起在楚国变法之历史考述
本文选题:吴起 + 楚国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24期
【摘要】:春秋战国年间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吴起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楚国变法中结合楚国的实际明法审令、废除特权,奖励军功、打造强兵,开拓阡陌、兵农合一,为楚国的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完成了那个时代各国变法的经典之作。
[Abstract]:Wu Qi, a famous political activis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based on Confucianism, combined the actual Ming Law and order of the State of Chu in the reform of the State of Chu, abolished privileges, rewarded the army for meritorious service, built a strong army, opened up fields, and joined forces in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h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tate, and also completed the classics of the reform of the countries of that era.
【作者单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K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昌德;从吴起变法失败看楚国的衰亡——楚灭于秦原因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徐士友;吴起变法别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吴泽;;吴起的学说思想与变法运动[J];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东玉;王金涛;;吴起杀妻考——以性别角色为中心的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贾兵强;;“井衍沃”中“井”探析[J];殷都学刊;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淳;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与其变法统一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年
2 陆明;试析《商君书》中的重农主张[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金涛;吴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正明;从考古资料看屈原在世时的楚国[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清;;由“杀妻求将”到治国宰辅[J];意林;2009年08期
2 张绮云;;小人行径系列② 战神吴起的两面世界[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12期
3 徐士友;吴起变法别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孙开泰;;战国初期的政治军事改革家吴起[J];历史教学;1985年09期
5 扶栏客;;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J];半月选读;2009年08期
6 肖亮;;《汗青格物》之三[J];上海国资;2010年05期
7 张瑞昌;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看三名军事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8 胡宏文;;卑鄙的名将吴起[J];文史博览;2010年06期
9 扶拦客;;史上第一次“人肉搜索”[J];读书文摘;2010年01期
10 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J];江汉论坛;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彬徽;;古史分期与楚国社会形态的思考[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楚刃;;从楚材晋用到晋材秦用[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赵国华;叶秋菊;;战国时期的秦楚关系[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芦建华;;秦孝公新评[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5 唐振华;;屈原的最后九年在溆浦度过[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叶文宪;;汉承秦制和汉文化继承楚文化[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银德;;汉代楚国彭城国都城彭城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亚长;;略论秦楚关系[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郝本性;;关于周代使用银币的探索[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10 史党社;田静;;秦与三晋学术的关系——以《尉缭子》、《韩非子》为例[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焰;名将吴起两面观[N];解放军报;2007年
2 ;墨子破云梯[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靳怀X>;利在水也——《管子》与水(下)[N];中国水利报;2011年
4 李荣欣;“叶公好龙”与叶公治水[N];中国水利报;2008年
5 刘鄂;2000年前南方第一大城市[N];湖北日报;2006年
6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楚国后期的内政腐败及其原因[N];光明日报;2004年
7 黄懿陆;庄xZ是来自楚国的越人[N];云南政协报;2002年
8 高飞;吴起的治军观[N];学习时报;2007年
9 记者 孔祥福 通讯员 王承鼎 都正阳;保康重阳是楚国发源地[N];湖北日报;2009年
10 姚怀亮;“秦风楚韵”探析(二)[N];商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年
2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宁国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道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赵萍;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志鹏;吴越史新探[D];河南大学;2012年
8 王志;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淳;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与其变法统一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年
2 王金涛;吴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钱礼宁;春秋晋楚争霸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红丽;春秋时期楚国民族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师琴;论楚顷襄王其人其事与历史功过[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郝梅梅;楚对江淮地区的开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蒋国华;楚国军事谋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燕;试述楚国成王时期的邦交[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文西;秦代湖南军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4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0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