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订补六则

发布时间:2018-05-02 04:36

  本文选题:《明史》 + 全思诚 ; 参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01期


【摘要】:《明史》载记失误,后世订正已夥,但可补者尚多。《全思诚传》所载洪武十七年致仕,当作洪武十六年。《贝琼传》所载洪武九年改官中都及卒年皆误,改官实在洪武八年,卒世在十二年。《杨基传》所载洪武二年放归、谪居锺离之事胥误。《徐贲传》所载奉使晋冀时间及下狱瘐死事,俱沿袭《列朝诗集》之讹。《余尧臣传》"洪武二年放还,授新郑丞",当作洪武元年秋授新郑丞。《陈则传》"洪武六年举秀才,授应天府治中",沿袭朱彝尊《陈则传》及《列朝诗集》之误,当以《国榷》所载为信。
[Abstract]:"A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ontains errors in recording, and later generations have been revised,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who can make up for it. Seventeen years of official service in Hongwu, as contained in the Biography of Quan Si-cheng, are regarded as 16 years of Hongwu. In the Biography of Beqiong, all the nine years of Hongwu's reform and the year of his death were both wrong, and the official reform was indeed eight years of Hongwu. The death took place in twelve years. Hongwu was released in two years in the "Biography of Yang Ji", and he was relegated to Zhongzhong. The time of Jin Ji and his death in prison in < Xu Ben > were all based on the error of "Collection of Korean Poems". < Yu Yaochen > "Hongwu returned in the following two years," "give Xinzheng Cheng", as Hongwu the autumn of the autumn to Xinzheng Cheng Cheng. "Hongwu six years of talent, should be given to the ruling of heaven," along with Zhu Yi Zun, Chen Ze Zhuan and the collection of Korean poe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ional discussion" as the letter.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人别集叙录”(编号11BZW059)成果之一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雪芹;明代黄河流域的农业开发[J];古今农业;1997年03期

2 乔玲玲;;《明史》中的“和”文化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渝龙;;点校本《明史》校勘记补遗纠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杜晓田;;从《明史》看中朝官方交往[J];兰台世界;2011年08期

5 吴海兰;;试析清初《明史·理学传》的论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衷尔钜;吴廷翰佚文和墓志在无为发现[J];哲学研究;1987年10期

7 盖杰民;明武宗与豹房[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03期

8 陈明光;唐人姜师度水利业绩述略[J];中国农史;1989年04期

9 范沛潍;明伊藩辨正二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韦祖辉;豹房与明武宗——兼与盖杰民、叶祖孚先生商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南炳文;;明朝遗民李世熊生平事迹五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2 ;《明史》卷六十 河渠[黄河下(节选)][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范汝森;;浅谈董仲舒生平事迹[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万明;;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5 刘福铸;;黄巩《后峰集》探析[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福伟;;元代爱薛事迹新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7 杨祖耕;钱永贤;;李诩生平、著述补正[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8 董丛林;;《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二卷简介[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9 白翠琴;;从经济交流中看瓦剌与中原地区的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10 王红;;韩文盐政思想简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力邋通讯员 欧燕萍;明代杭州暨于谦生平事迹学术论坛在杭召开[N];杭州日报;2007年

2 黄应烈 戴立强;《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生平事迹考略[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李西堂;阳平魏王坟 到底埋的谁[N];宝鸡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木容;武鸣罗波潭,六百年来留“瑛”名[N];南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木容;武鸣罗波潭,六百年来留“瑛”名[N];南宁日报;2008年

6 李森 傅冬华;《重修驼山昊天宫记》石碑考介[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李小树;留名心理与两晋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王道成 秦宝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代修史与二十四史、《清史稿》[N];中国艺术报;2001年

9 汪桂海;明初大本堂考[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海啸灾害[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永军;汪辉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兴艳;《唐会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廖峰;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孟凡松;郡县的历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赵翼《廿二史札记》之《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美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史》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严行健;《明史》与《献徵录》相关人物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余莎米;岳珂生平著述考[D];北京大学;2008年

5 吴菁菁;北宋枢相冯京生平事迹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晓雷;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方润;明代皇室严内教制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芳;_5原世系生平交怞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庆勇;郑晓《今言》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延鑫;《书史会要》唐代部分校正[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