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守弃与南宋初创期政权

发布时间:2018-05-02 04:40

  本文选题:开封守御 + 南宋初创期 ; 参考:《人文杂志》2013年09期


【摘要】:建炎年间开封的守御对南宋初创期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从宗法礼制的层面加强了新政权的权威性和凝聚力,而且牵制了金军主力,使得南宋政府有机会逐渐退向东南。但由于两任东京留守不断要求回銮的政治压力,迫使宋高宗采取各种措施削弱开封的地位,并最终做出了放弃开封的抉择。这一决定极大地影响了南宋日后对自身的定位,且进一步走向了对金屈辱求和之路,而成为避隅东南的小朝廷。
[Abstract]:The defense of Kaifeng during the Jianyan period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arly founding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t not only strengthened the authority and cohesion of the new regime from the level of patriarchal ceremony, but also contained the main force of the Jin army, thus giving the Southern Song government the opportunity to gradually retreat to the southeast. However, due to the political pressure of the two Tokyo leftovers, Song Gaozong took various measures to weaken Kaifeng's status, and finally made the decision to give up Kaifeng. This decision greatly affect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further moved to the path of seeking peace to the humiliation of Jin, and became a small court to avoid the southeast of the corner.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项目号:09XJA77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子健;静寰;;南宋成立时的几次危机及其解决[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4期

2 胡文宁;;主战派宗泽与李纲的政见分歧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3年01期

3 陈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勇;;宋代两湖地区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演变[J];安徽史学;2013年04期

2 韩丽娟;;腐败问题的制度透视——基于清后期漕运改制思想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程龙;;北宋华北战区引兵就粮的地理表现[J];历史地理;2011年00期

4 白晓霞;;南宋初年财政困境及其解决——以李纲、吕颐浩、赵鼎三宰相的财政措施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5 路育松;;试论北宋忠节观建设的成效——以楚政权和南宋建立为中心的考察[J];求是学刊;2009年06期

6 李映发;;明末抗清斗争的失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黄纯艳;论宋代发运使的演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张勇;耿雪敏;;两宋淮南地区物资转输体系初探[J];中国农史;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张俊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家鹏;吕祖谦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刘庆佳;唐宋都城规制转型探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马婷婷;水上“唐诗之路”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陈菲;李纲军事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萍;论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国家干涉主义[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李华清;盛唐长安的供给[D];山东大学;2006年

8 冯波;宋代襄阳地区工商业发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维才;唐朝粮食问题若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许三春;唐宋运河开发与开封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明,李启明;北宋漕运与治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郭志安;;北宋黄河治理弊病管窥[J];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3 李瑚;清代嘉道年间漕运与盐法的改革[J];求索;1983年05期

4 吴琦;清代湖广漕运特点举述[J];中国农史;1989年03期

5 周建明;《宋史》辨误二则[J];中国农史;2001年01期

6 上官绪智,温乐平;从秦汉时期造船业看水军战船及后勤漕运保障[J];南都学坛;2004年02期

7 江太新;苏金玉;;漕运与淮安清代经济[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江太新;苏金玉;;漕运与淮安清代经济[J];学海;2007年02期

9 张义丰 ,高溪泉 ,慧慕;大运河的通塞与唐王朝的兴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10 张晓东;;五代时期的漕运与北方边防[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佟辉;;《漕运通志》[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2 于德源;;清代北京的京、通两仓[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黄才庚;;秦汉时的驿传制度考略[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王健;;六朝:镇江与南京城市的历史分野(摘要)[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遐想;;清宁二年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方修琦;萧凌波;;18、19世纪之交气候突变事件与华北平原难民迁徙及其社会响应[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士石;从三帮漕运档案 谈三帮漕运情况[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6年

3 白鸿叶;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胡吉勋;明代通惠河与通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记者 张卫东;淮安亮出新名片[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张崇旺;明清江淮的水事纠纷[N];光明日报;2006年

7 张锦鹏 罗炳良;唐宋经济史著作的勃兴及其史学价值[N];光明日报;2006年

8 张卫东;《清明上河图》考疏与研究[N];兰州日报;2006年

9 张卫东;《清明上河图》考疏与研究[N];兰州日报;2006年

10 黄岳年;和谐社会说刘晏[N];张掖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晓东;汉唐漕运与军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彩红;唐代政府的粮食需求与财政经济[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菁;解读运河[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广恩;元代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征远;元代大运河的修治及其漕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何玲;论经世派与道光六年漕运改革[D];郑州大学;2001年

3 邱伟;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峰;包世臣漕运改革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07年

5 钱克金;明代京杭大运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陶敏;明清淮安漕运与地方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荣梅;试论清代山东粮棉布盐的流通(1644-1840)[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鼎;北宋水利管理考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陈俊志;中晚唐五代洛阳开封地位消长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