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炎帝研究的几个问题
本文选题:炎帝 + 神农氏 ; 参考:《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炎帝是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正确评价和认识炎帝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对炎帝的有道无道问题,炎帝对中国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贡献,炎帝与火正火德,炎帝的圣人之德等问题,进行了辨析。
[Abstract]:Yan Emperor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Yan Emperor's lack of Tao,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commercial civilization, Yan Emperor's and fire's morality, and Yan Emperor's sage's virtu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1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善群;;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考辨[J];探索与争鸣;2007年08期
2 黄仲先;;也谈炎帝 神农氏与湖南茶史[J];茶叶通讯;2009年01期
3 刘玉堂,刘礼堂;炎帝神农氏生地揭秘——原始民族早期生息与劳作之地的个案剖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梁绍辉,任俊华;连山氏与炎帝考——炎帝、炎族发源考辨之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吴兴勇;炎帝与中华民族[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韩建业;涿鹿之战探索[J];中原文物;2002年04期
7 刘范弟;论战神蚩尤[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庞进;;炎帝与龙文化[J];唐都学刊;2006年04期
9 牛贵琥;;蚩尤、炎帝、神农关系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郁知非;炎帝之谜[J];岭南文史;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星海;;“中华茶祖”神农炎帝及其考[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2 刘敏;;关于炎帝及其文化的再思考[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方铭;;立足于中华文明形成的轨迹看炎帝[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陈德辉;;炎帝——倾情造福民生的万世楷模[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杨生民;;炎帝的身世渊源与活动时间考[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夏增民;;“炎黄认同”与“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理论建构——以“炎帝”身份转换和“大一统”观念为中心的考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7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易华;;黄帝与成吉思汗——从游牧看中国文化的形成[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吕文郁;;姜姓列国分布变迁考[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10 孟祥才;;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炎帝神农其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建荣;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N];菏泽日报;2010年
2 ;为“五千年历史看山西”提供理论根据[N];山西日报;2009年
3 王震中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炎帝连山氏会同说值得重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执笔 彭明瀚 刘诗中;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何松;古代文明独特的表现形式[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王星玉;“黍稷”起源在山西[N];山西政协报;2010年
7 安徽省临泉县姜子牙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亮;临泉历史伟人姜太公[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金生 王黛 通讯员 王新平;黄帝伟业传千古 “画龙合符”定中华[N];保定日报;2011年
9 何松;古代文明独特的表现形式[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赵丛苍;汉水上游早期文明进程初探[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雷;黄帝及其在华夏族形成中的历史作用[D];延安大学;2011年
2 史志龙;西周、春秋时期的农神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高守强;东夷在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和早期国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宏谋;贵霜帝国及其与两汉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艳芳;山西东南部炎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齐磊;夏代早期都城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3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4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