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传统研究方法反思——论文史张力与以史证文的困境及局限
本文选题:文学 + 历史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8期
【摘要】:古典文学领域里最传统、最古老的研究方法是以史证文,这种实证研究对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准确解析文本的内涵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文学与历史分属两个不同学科,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要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用史料和实证的方法解析文学时,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张力,仍会让我们陷入解读困境,故以史证文也是存在局限的,我们不能一味迷信这一传统研究方法,应该积极反思,并与时俱进,革故开新,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oldest research method is historical evidence. This kind of empirical resear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ks and accuratel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However, literature and history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missions to solve different problems. When we use historical data and empi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literature, we will find that there is tension between them, which will still lead us into a dilemma of interpretation. Therefore,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historical evidences, so we should not blindly superstition this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and should actively reflect on it,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o as to find new and more effective method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QDXWL-2012-161)
【分类号】:I206.2;K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吕菲;;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刘春椤;坐忘人生悲欢离合——禅说李商隐诗歌中的“离苦得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岳五九;;薛能诗歌渊源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叶帮义;元白“小碎篇章”与“花间”词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丁放;《乐府补题》主旨考辨──兼论“比兴寄托”说词论在清代以来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吴振华;虚词与李义山近体诗所表现的情感与心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胡f擅,
本文编号:1914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1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