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靠惩治贪腐应对霾雾
本文选题:汉代 + 政治事件 ; 参考:《21世纪》2013年04期
【摘要】:正在汉代,霾的每次出现都是一种严重的政治事件,统治者的关注点实际是在如何应对"天"的警告,因而采取种种措施,如罪己、任贤、策免三公等。在古代,人们对霾的出现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恐慌史载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因为出现了特别严重的黄霾天气,朝野震恐,成帝遂自责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汉代的"霾雾"较多,但直接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every time the haze appeared was a serious political event. The concern of the rulers was actually how to respond to the warning of "heaven". So many measures were taken, such as sin, sage, and exempting the three justice. In ancient times, people often had a great panic in the appearance of haze in the first year of Jianshi (32 BC) in April,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haze. The severe haze and haze weather, the country and the field of terror, the emperor was reproach and said, "I inherit the emperor, and the road is not deep, and the road is not deep. It is the misting of yin and Yang, the sun and the moon, the air of red and yellow, the whole world." the haze fog in the Han Dynasty is more, but direct, but direc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34;X513;D691.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汉代的酒与酒徒[J];四川烹饪;2008年07期
2 张秀梅;;我国自然灾害中的天人感应观(摘要)[J];灾害学;1988年01期
3 余锋;汉画像砖艺术成就[J];中国陶瓷;2001年06期
4 赵晓倩;;汉代坐具漫谈[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耿晓杰;;中国家具史画 秦汉时期[J];家具与环境;2006年01期
6 王果;;汉代屏风艺术[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王爱明;;汉代 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J];烹调知识;2007年11期
8 田青;;冬补佳品狗肉香[J];食品与健康;2000年11期
9 许大海;束霞平;;汉代丝织纹样中的文化密码[J];丝绸;2011年07期
10 熊寥;;汉代陶瓷雕塑艺术风格窥探[J];中国陶瓷;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建平;;汉代统治思想变迁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丘台光;齐禄祥;;剧烈天气系统监测与预报[A];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汪厚基;;突发天气机理和应用初步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韩建会;郄丽娟;齐铁权;苏俊波;;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的水分生产效率分析[A];2008中国设施园艺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立佳;刘永禄;;航海安全中的水文气象知识应用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1997年
6 李燕;张崇耀;;11.24海难时的大风天气过程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海洋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2000年
7 汪卫平;;浅析毕节地区天气与地形的关系[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8 林超英;;未来世界的天气预报员与国际气象合作[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三公司名称变更[N];证券日报;2004年
2 姜书范 沈北 林伍振;十八局集团三公司精诚决战五老峰[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3 通讯员董国隆;十六局集团三公司“三羊开泰”起步好[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4 邓华;十七局集团三公司黄延项目双喜临门[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5 唐江省 沈北林;十八局集团三公司立铁规破困局[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6 石嵬檗;十六局集团三公司在建工程普遍创优获誉[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7 常夺贯;十六局集团三公司又获大奖18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8 邓华;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在改革中焕发活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9 沈北林 郑朝俊;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民主直选项目工会主席[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10 孔祥文;十四局集团三公司架桥公司以专拓市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孙秀伟;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的天人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5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6 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一梅;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杜庆余;汉代田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周胜敏;试论屈原在汉代的接受和影响[D];贵州大学;2008年
4 左春波;汉代私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洁;汉代监狱及其管理制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爱兵;汉代乡里政权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臻垠;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长辉;儒学与汉代禳灾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34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