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中印经济文化交流述略

发布时间:2018-05-31 22:39

  本文选题:唐初 + 中印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9期


【摘要】:在唐初,中华文明盛况空前,繁荣、开放、自信,成为名副其实的盛世。加之唐初中印交通空前畅通,在佛教交流的推动下,中印交流在这一时期达到中印古代交流的鼎盛时代,探讨唐初时中印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并分析研究其中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动力,借鉴其给我们所留下的成功经验与历史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unprecedented , prosperous , open and self - confident , and became the most famous event in the Tang Dynasty .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 China and India reached the peak of China - India exchanges , and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the exchange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Tang Dynasty was discussed , and the internal causes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were analyzed .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印度史”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宏斌;;秦汉时期的中印交通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2 李正焕;;明代中外科技交流及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李德山;;试论唐朝初年的唐丽关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殿卿;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杨共乐;;“赛里斯(Seres)遣使罗马”说质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欧阳哲生;;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北京经验”[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金秋;;略述中国舞蹈艺术的情与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万欣;红山文化三环石坛析疑与中印盖天宇宙观源流试探[J];北方文物;2003年04期

9 杨子竞;;中德图书及图书馆交流[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10 刘晓军;;蒙元时期回回人对中西科技交流的贡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孝鸿;;滕固的汉代艺术研究——兼谈汉代艺术的外来文化成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伯娅;;耶稣会士白晋对《易经》的研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魏建;;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黄芹;;《管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A];管子哲学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问题——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6 莎日娜;;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出版物在草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查迪玛(A.Chandima);斯里兰卡藏中国古代文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张宝强;体育专业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二红;陈立夫科技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沈华;近代观念之先声[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智银;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曹建东;中、法古典装饰艺术最后的辉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硕;从《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欧文化差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小红;文明互动中的古罗马与东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芳;净美达真远[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田鸿坡;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关俊雄;耶稣会东亚系统中澳门圣保禄教堂的建立[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杰;《乾隆朝上谕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英;东中交流情长谊深[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8期

2 晓甘;河西新农区的开辟是丝路畅通和繁荣的关键[J];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3 尤中;中华民族发展史概说[J];思想战线;1988年05期

4 黄国安;;历史上中国和印尼的友好交往及经济文化交流[J];东南亚纵横;1990年01期

5 李书吉;崔彦华;;北齐陪都晋阳与欧亚大陆经济文化交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02期

6 吕树芝;;鎏金人物银瓶[J];历史教学;1986年03期

7 李明伟;阿里·法拉比时代的丝绸之路及中国与哈萨克人的经济文化交流[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8 黄晓明;;中国扬州第二届中韩经济文化交流周举行[J];友声;2006年01期

9 闫祖年;;评金城公主入蕃联姻之历史贡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德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凌文斌;;从清水祖师信仰在台湾的传播看安台的经济文化交流[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汤毓贤;;新时期闽台文化交流工作探究[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4 李明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凝聚[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仲荦;;唐和南海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6 ;序[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7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张连发;秦学清;陈平;吕明;;站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加强对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玉时阶;;瑶族服饰文化变迁[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季平;;唐代昆仑奴考[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中兴;南诏大理国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探微[N];大理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龙迎九 实习生 彭佳;市港澳台侨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成立[N];衡阳日报;2007年

3 记者 禹超;环渤海青年携手共发展[N];秦皇岛日报;2008年

4 李晶琳;加大反“独”促统工作推动与台经济文化交流[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记者 余红 龙舟;GMS泛亚经济文化交流座谈会举行[N];云南日报;2011年

6 盖莉萍;中俄早期经济文化交流初探[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许程丽 钟兰花 实习生 米兰;架设沟通桥梁 推动两地交流[N];绍兴日报;2006年

8 记者江宝章;闽台经济文化交流全面推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在华企业生产正常[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记者  余宁 彭宽 云菲;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促进祖国完全统一[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全信子;中国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付成双;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弛;论宋与高丽间的商贸往来[D];延边大学;2008年

2 黄红;论贵霜帝国的政治和经济[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萍;16世纪至鸦片战争前华侨与中国和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0年

4 邓燕平;秦汉时期西部开发的地域差异与文化互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弘;南丝路与先秦古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蕾;汉语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乔毅;16世纪中日关系史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牟筠;关于商务口译的探讨[D];青岛大学;2007年

9 廉玉营;古诗中隐喻的翻译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卜艳萍;明末至清中叶粤澳地区通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1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61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