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编设消极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04 22:25
【摘要】:清代东北边疆生活着大量的少数部族,清政府为壮大八旗兵力,将很多东北少数部族编入"新满洲",大批东北少数民族编入八旗,保障了八旗兵源,壮大了满洲共同体。但"新满洲"长期频繁征调参战、长年驻守边防,却也给新满洲各部族带来了灾难。同时,也对东北各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如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随之降低等,从而造成东北各部族人口大幅锐减,新满洲及东北各民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亦受到了较大影响。
[Abstract]: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minority tribes living in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eight banners, the Qing government incorporated many northeast minority tribes into "New Manchuria" and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ast minorities into the eight banners, which ensured the eight banners and strengthened the Manchuria Community. But Xinmanzhou, long-term frequent enlistment and garrison of frontier defense, has brought disaster to New Manchu tribe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east, such as the decline in fertility and the consequent decrease in population growth,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sharp decline 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Northeast clans,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ities in Xinmenzhou and Northeast China has also been greatly affect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化研究》(13CMZ0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9批面上资助项目(2011049131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B017)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2012ZZ02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D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库雅喇“新满洲”形成初探[J];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鄂伦春编旗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探析——以清政府对“新满洲”实行赏奴政策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陈鹏;;试论清代东北“新满洲”维护边疆稳定的历史贡献——以抗俄斗争为例[J];北方文物;2012年03期

4 丁石庆;;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5 孔令彬;;陪房称谓考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矫明君;;近三十年来东北地区八旗驻防研究综述[J];满族研究;2010年03期

7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守卡巡边职责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8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旗地与随缺地初探[J];满族研究;2012年03期

9 景爱;;新世纪达斡尔族起源研究述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陈鹏;;清代前期俄罗斯佐领探赜[J];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茂生;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孟盛彬;达斡尔族萨满教习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德红英;城市达斡尔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黄彦震;清代中期索伦部与满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讷榛;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中的调式交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嘉;论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何冰;聚居区达斡尔族的语言衍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白艳飞;莫旗多语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赵海波;清代宁古塔地区社会变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斯琴其木格;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结构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雪娟;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丽;民族福利政策对赫哲族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马改茹;新疆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路艺;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万];清代库雅喇满洲研究[J];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2 丛佩远;南海边地的库尔喀与恰喀拉[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春分;《满族研究文集》出版[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1期

2 蒋戎;王小欧;;元朝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东北地区的实施和影响[J];东北史地;2007年06期

3 陈红;;试论清朝前期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4 黄云鹤;苑宏光;;清代以来东北汉族民间信仰构成及其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鄂伦春编旗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鹏;;清代前期东北地区赫哲“新满洲”形成初探[J];史学集刊;2007年06期

7 何晓芳,姚海山;《明清史探索》提要[J];满族研究;2005年02期

8 杨清华;;金末东北地区行省设置考[J];东北史地;2007年01期

9 关溪莹;翟麦玲;;清代满族八旗兵驻防广州缘由探析[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3期

10 薛磊;;蒙古汗国时期东道诸王东北领地考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丹O,

本文编号:225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5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