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时期荒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0 20:17
【摘要】: 自然灾害是造成农村经济波动、动摇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祸根。所以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问题,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因此,研究和总结历史上的荒政思想,对于今天的防灾减灾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或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总结秦汉魏晋时期荒政思想,运用分析比较和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方法,从中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对荒政思想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灾害的基本经济理论。回顾和总结了先秦荒政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对秦汉时期荒政思想从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具体分析和探讨,一方面是对本时期不同人物的荒政思想从农业灾害理论角度作了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是从灾前预防、灾中救济和灾后恢复的角度对这一时期其它荒政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另外,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荒政思想。最后,针对秦汉魏晋时期荒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了这些思想对今天农业减灾的启示:即在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方面,从防灾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预警机制,从备荒的角度出发应加强粮食的仓储管理;从减轻农民负担的角度出发应重视向灾区农业倾斜的政策;从防疫的角度出发不断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进而做到“灾后无大疫”;从保障灾民的灾后生活方面研究要不断完善灾害保障制度;从灾后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的方面研究要完善农村的金融组织机构,给灾民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从灾后的补偿方面探讨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Abstract]:Natural disas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which causes the fluctuation of rural economy and shakes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t is also a major disaster that directly affects farmers' income. Therefore,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stablish a system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minimize the losse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disasters to agriculture. Therefore, the study and summary of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famine, for today'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undoubtedly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r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ideology of famine in the Qin,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use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Marxist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to draw som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economic theory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is expounded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ideology of famine administration and its related concepts by using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ic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ideology of famine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e-Qin Dynasty. First of all, it makes a further concret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deology of famine administration in 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from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makes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thought of famine administration of different figures in this period from the angle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theo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thoughts of other famine policies in this period from the angles of pre-disaster prevention, disaster relief and disaster recovery.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data collec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ideology of famine i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ideology of famine in the Qin,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se thoughts to agricul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s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rom the angl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agriculture, that is, to establish the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ystem. The grain storage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reliction. From the angle of lightening the burden of farmer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licy of tilting to the agriculture in the disaster area, improve the medical condition of the countryside continuous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pidemic preventio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the disease, and then achieve "no major epidemic after the disaster".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disaster protec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 of protecting the disaster victims' post-disaster life, to perfect th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and to provide the victims with low-interest or interest-free loans from the aspects of helping the victims to resume production after the disaster.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 of post-disaster compens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43;K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宸;着力建构农业灾害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评《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J];江汉论坛;2000年06期

2 刘旭;冯百侠;;农业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卜凤贤;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J];农业考古;2002年01期

4 赵敏;生态经济系统灾害与我国灾害分析[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5 官华平;陈德萍;叶建国;;地方政府介入的农业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3期

6 闫峰;李茂松;王艳姣;覃志豪;;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6期

7 池小萍;;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中部率先崛起的现实选择[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8 吴为;《农业灾害学》评析[J];中国减灾;2000年01期

9 郭振德,,李正墨;增强减灾能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J];中国减灾;1996年02期

10 姚撑民;徐宗高;;陕西省人为农业灾害的主要类型及防灾对策[J];灾害学;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维明;;农业灾害防御应适应新的发展形势[A];2002年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湖北省2002年重大自然灾害合趋势分析会商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宁堂原;李增嘉;;我国农业灾害特点及防灾减灾农作制度研究的重点领域探讨[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3 董汪洋;刘秀清;;农业灾害与农民心里变化及行为选择规律[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郑大玮;;灾害链概念的扩展及其在农业减灾中的应用[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王正旺;庞转棠;;长治40年气候及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王英君;薛春湘;;建设农田水库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蒋斌;陈晓燕;易烈刚;杨玲;赵建;韦银;;黔西南2008年低温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A];贵州省气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蔡红艳;张树文;杨久春;;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区-以吉林省为例[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炜;;习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险峰;;植物调节剂的使用技术进展[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洪波丽;切实加强农业灾害防控[N];黄石日报;2010年

2 陆书鑫;红兴隆实施农业灾害理赔应急预案[N];北大荒日报;2010年

3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张蕾 嘉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张峭 河北张北县单晶河乡党委书记 董启;创新风险管理 应对农业灾害[N];农民日报;2009年

4 省民建会员 杨建光;建立全省区域性农业灾害评价机制[N];河北日报;2009年

5 刘冯;我省应创新农业灾害保险机制[N];山西科技报;2010年

6 姚兴宝 记者 罗石平;宁夏成立农业灾害鉴定委员会[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付敏;科学抗灾夺丰收[N];自贡日报;2010年

8 王建忠;气象该为农业筑一道“防火墙”[N];中国气象报;2005年

9 记者 郭铭华;应对近期农业灾害 抗旱涝防病虫促早熟[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沈国仪;政策性农险“四两拨千斤”[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彩红;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磊;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何巧芝;明代荒政思想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龚光明;元代农业灾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徐安徽;唐宋荒政思想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秦勤;农业灾害信息传播的整合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高巍;古代农村货币赈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韦津华;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农业灾害分析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9 曾杰丽;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45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45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