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澳门和帝汶的檀香木贸易
[Abstract]:The sandalwood trade between Macao and Timor was an important link in Macao's foreign trade network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specially when Malacca was occupied by the Netherlands, and after the Japanese trade ended, the trade line with Timor became an important lifeline in Macao. The Australian and Portuguese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and organized monopoly and special management, which made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urvival of the Portuguese people living in Australia for quite a long time in the 18th century. With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foreign trade,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Netherlands, Britain, France, etc.,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cao is declining day by day, and Portuguese businessmen no longer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trade of sandalwood. The sandalwood trade between the two places gradually declined.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东方的拉丁语系——明清澳门和东帝汶关系研究》(批准号:14YJC770025)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人文社科育苗项目)《明清时期澳门黑人社群研究——兼谈明以前入华黑人》(批准号:2012WYM_0018)
【分类号】:F752.9;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世培,胡忠仁;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澳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付利方;王德群;;《神农本草经》香蒲考释[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赵克生,庞乃明;明人荷兰观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庞卫东;李庆丰;;17~20世纪初暹罗华人社会的形成[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6 王华;;明清初期华侨对促进东南亚文化发展的贡献[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7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8 周伟;;法律殖民与文明秩序的转换——以十九世纪中期澳门法律文化的变迁为例[J];比较法研究;2011年02期
9 吴会艺;澳门问题的由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陈梧桐;;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炎;;16—18世纪澳门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2 许序雅;林琳;;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区间贸易[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3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刘云召;石晋丽;;墓头回的本草考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文德;;从暹罗馆的设立看明朝后期与暹罗的文化交流[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6 李金明;;略述闽南妈祖信仰中的海洋文化因素[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8 金国平;;“The Selden Map of China”中“化人”略析——兼考“佛郎机”与“佛郎机国”[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9 陈平平;;为《筹海图编》正名——陈亚昌先生以胡批郑是以伪打真、以侜批壹是指对为错[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10 陈小露;梅全喜;;茅莓的本草流源与考证[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3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6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夏泉;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运瑞;明朝中后期福建海外移民原因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敏;《杜骗新书》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盈;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7 康宁;明中后期下澳通夷问题及其司法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9 何成;晚清澳门鸦片烟膏专营研究(1851-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范涛;海洋文化与明代涉海小说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櫖紫枫;;gq南亚新,
本文编号:2350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5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