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弑君现象之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2 14:17
【摘要】:春秋时期,西周“礼乐”制度所维持的封建等级秩序受到严峻挑战,以嫡长子继承制和庶子分封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也逐渐解体,致使弑君事件成为了一种当时社会出现较为频繁的现象,而其中晋国弑君现象尤为突出。晋国弑君现象的产生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对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春秋时期晋国的政体结构、经济形态、军事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 本文共分7章,第1章绪论部分对导致春秋时期晋国弑君现象出现原因的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作出说明,并对弑君及弑君现象进行了界定与追溯。 第2-6章主要论述了导致春秋时期晋国弑君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些原因作进一步分析和深入探讨。通过论述得出晋国公室发生的“曲沃代翼”和“骊姬之乱”两次内乱,晋无公族制度的确立,晋国异姓卿大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专权,晋国宗法制度的破坏致使宗法血缘观念淡薄,晋君昏庸无道及其他因素的存在等是导致晋国国君被弑的主要原因。 第7章主要对导致晋国弑君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在总结中认识到,通过对导致晋国国君被弑原因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我们对晋国社会各领域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对春秋的社会格局演变以及时代特点与发展趋势加以探索。如国无公族这一晋国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既是晋国出现异姓卿族强族掌权并在与国君的冲突中造成晋灵公、晋厉公被弑的重要原因,又是导致晋政权最终覆灭且对春秋后期乃至战国社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如本文中“晋卿大夫专权导致国君被弑”这一章节,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别体现出了春秋社会各诸侯国内部卿大夫与公室争权夺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出现使得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以及大国争霸等时代特点;再如本文中对宗法制度的破坏这一导致晋君被弑原因的分析,则既体现了晋国宗法观念淡薄的特色又反映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洪;春秋时期的婚姻状况[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李修松;试论春秋时期淮河流域之交通[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3 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4 陈筱芳;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神正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张卫中;春秋时期的祭祀与政治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徐杰令;春秋聘问考[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7 骈慧娟;论春秋时期的火灾救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艳萍;试论春秋尚武之风[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谭黎明;《左传》中所记春秋时期道德观念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高兵;春秋“流亡婚姻”考述[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壣僖

本文编号:2752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52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