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简秦汉刑法的比较看“汉承秦制”

发布时间:2020-11-06 17:21
   法律,尤其是刑法,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重视。关于秦汉法律的关系,从史籍记载看,早有“汉承秦制”之说。但是由于秦律和汉律久已亡佚,因而使人们对汉初法律承袭秦法的具体情况缺乏准确的把握。 近年来大量秦汉法律简的出土弥补了秦汉法制史研究中文献不足的缺憾。本文以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和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刑法资料为主,结合相关历史文献,通过对比,对汉初刑法承袭秦法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论文通过对秦与汉初刑法中盗律、贼律、告律、捕律、亡律及有关官吏法的对比,认为汉初刑法不仅在部分律文上直接承袭秦刑法,而且对盗窃、杀人、不孝、诬告及逃亡等犯罪的处罚原则与秦刑法呈现出一致性。 论文通过秦与汉初刑罚的比较,指出秦与汉初基本的刑罚种类相同,主要有:死刑、肉刑与徒刑、迁刑、赎刑、赀(罚金)刑、连坐等。刑罚适用原则上也呈现“汉承秦制”的明显特点。通过秦与汉初刑事责任能力的对比,指出汉初刑法总体上是承袭秦法的,也有局部的改造和发展。 论文在对比的基础上,对“秦亡汉兴”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秦与汉初政治思想的不同是导致“秦亡汉兴”的最主要原因。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23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中国古代刑法称谓的演变及本文有关竹简资料的说明
    (一) 中国古代刑法称谓的演变
    (二) 本文所用竹简资料说明
二、 从秦汉刑法条文及处罚原则的比较看汉承秦制
    (一) 秦汉刑法关于盗窃罪相关律文及处罚原则比较
        1 以所盗赃值处罚的原则
        2 合谋盗窃同罚原则
        3 知情隐匿“以同罪论”的原则
        4 严惩“群盗”的原则
    (二) 秦汉贼律比较
        1 伪造文书、官印及其处罚比较
        2 杀人、伤人罪及处罚比较
        3 不孝罪的比较
        4 “夫伤妻”家庭犯罪的比较
        5 杀伤牲畜的犯罪及处罚比较
    (三) 告罪及其处罚原则比较
    (四) 捕律、亡律比较
    (五) 官吏渎职、失职及处罚比较
        1 不职事
        2 见知故纵罪
        3 鞫狱不直
        4 保举官吏法律比较
    (六) 其它相同(似)律文比较
三、 从秦汉刑罚的比较看汉承秦制
    (一) 秦汉刑罚种类的比较
        1 死刑
        2 肉刑与徒刑
        3 迁刑
        4 赎刑
        5 赀(罚金)刑
        6 连坐
    (二) 刑罚适用原则的比较
        1 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
        2 自出减轻,立功赎罪的原则
        3 宽宥老幼的原则
        4 维护等级特权原则
四、 秦汉刑法与“秦亡汉兴”原因探讨
    (一) “秦亡”原因探讨
    (二) “汉兴”原因试探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玲;;扰乱古墓出土竹简考古整理过程中的保护技术——以严仓古墓出土竹简为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庄乾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林;2011年04期

3 王增辉;;关于驷马桥街道三友巷文化墙问题的商榷[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9期

4 曹方向;;读《天水放马滩秦简》小札[J];江汉考古;2011年02期

5 石俊志;;喜和《金布律》——一个小人物的操守和一个帝国的命运[J];金融博览;2011年07期

6 马兴;;舜出生地考[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7 李宗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J];甘肃教育;2011年16期

8 丽端;LILO;;白云苍狗⑥[J];今古传奇(奇幻版上半月版);2011年04期

9 白云非;孔玮云;;和谐军营让人醉[J];西南民兵;2010年04期

10 丽端;LILO;;白云苍狗④[J];今古传奇(奇幻版上半月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泽强;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萧圣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小文;《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军事用语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徐新伟;楚文字字形系统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飞燕;《容成氏》文本整理及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方勇;秦简牍文字汇编[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玛丽;从竹简秦汉刑法的比较看“汉承秦制”[D];西北大学;2004年

2 郭小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文字编[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孙惠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形声字及字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莹莹;论汉初过秦思潮、汉承秦制与黄老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张扬;西汉初期宰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君;新出竹简与《礼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简字迹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谭中华;《孔子诗论》编联分章问题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丽娟;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文献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田春来;汉代《论语》的流传与演变[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3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73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