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周时期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4 12:24
  中国古代城市文明起源久远、灿烂辉煌,尤其是在两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于政治、军事等需要,兴起了城市建设的高潮。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城市数量多,而且规模大。两周时期城市营建,耗费大量的木材、石材,造成对树木的过度砍伐,导致生态资源过度消耗。城市中人口大量聚集,其生产和生活需要,更加剧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此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引起了当时敏感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担忧。两周时期城市营建,既要依赖生态环境,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两周时期城市的数量和规模
    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两周时期的城市人口
三、城市中营建宫殿、亭台楼榭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建置的增多[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03)
[2]中国先秦城市发展史概述[J]. 董琦.  中原文物. 1995(01)



本文编号:3185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85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