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尚书》学与熙宁变法之关系考察
发布时间:2025-03-29 22:38
北宋熙宁年间,为回击反对者,坚定神宗的变法决心,王安石提出古之圣王"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他认为,大凡利民的政治作为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都会存在小的危害,而百姓目光短浅、士大夫多为奸愚之人,往往以小害为由质疑、阻碍合乎道的举措;故神宗不可受制于标榜"公议"的反对言论,应当坚定地推行新法并严惩反对之人。王安石通过多次援引、阐释《尚书》,完成上述思想和话语体系的论证,反映出《尚书》在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与此同时,反新法士大夫则采用不同的阐释路径表达、论证异见,双方在《尚书》阐释上形成诸多冲突与"对话"。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 圣王贤君的立场及其原因
(一) 政策实施中的利与弊
(二) 民众的特性和民意的约束力
(三) 正论、众论与公论
二 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
三 “帝王之道”的现实指向
四 结语
本文编号:4037755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 圣王贤君的立场及其原因
(一) 政策实施中的利与弊
(二) 民众的特性和民意的约束力
(三) 正论、众论与公论
二 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
三 “帝王之道”的现实指向
四 结语
本文编号:4037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4037755.html
上一篇:京师黟县会馆初探:以方志与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