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协作与纠纷——以三江闸议修争端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06 04:32
   明中叶浦阳江改道西出钱塘江后,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在西小江河口创建了三江闸,萧绍平原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在共享水利的同时共同对这一工程进行维护和管理,由此构成了区域性的利益共同体。清康熙末年,三县围绕大闸修缮问题产生争端,其中以毛奇龄为代表的萧山部分士绅对自身所承担的义务提出质疑,坚持罢修,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争端过程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毛奇龄的意气讨伐除个性使然外,也暗含着萧绍平原内外水利形势演变的深刻背景,以此案例可以揭示自然环境变迁背景下区域水利协作与冲突的一个面相。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三县共举:创建与维护
二 康熙朝末山阴请修、萧山罢修
    (一) 康熙四十七年初议:彻底大修
    (二) 康熙四十九年再议:小修补罅
    (三) 康熙五十一年三议:再请小修
三 拒修西江塘:山阴、会稽的反击
四 “异议群师毛检讨”:乾隆年间议修余波
结 语



本文编号:4049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4049794.html

上一篇:我国火山地震事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